振堂公园提升改造、城区增绿等5项重点工程建成投用,全县人均公园面积达到8.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2.3%和36.2%,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新河县坚持干则必成、成必精品的理念,着力打造绿色、宜居、生态、品质的新县城,采取领导带头、团队攻坚等办法,积极夯实基础,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使县城宜居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重点工程力促县城功能大提升。该县大力实施市政设施建设,跟进配套服务,近年来实施了六大重点工程,力促县城功能大提升。路网建设工程,积极打通断头路,加大路街建设和改造力度,三年来共投入道路建设和维护资金3亿元,县城和开发区“十纵九横”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区道路总里程达到35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33.3平方米,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5.1%,实现了城区道路四通八达。城区亮化工程,完成了对时代路两侧楼体和主要路街、广场公园的亮化工程,建成了照明集中控制系统,照明集中控制覆盖率达到95%,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亮灯率达到97%。无障碍设施建设工程,所有路街、公园和公共建筑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总里程达到35千米,定期进行维护,使用情况良好。供气供热建设工程,积极引进集中供热、供气企业,集中供气能力达到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达98%,集中供暖面积达到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给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城区供水管网总里程达到51千米,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和供水合格率达到%,实现了新建路街雨污分流全覆盖。截至目前,建成区雨水管网达到22千米,污水管网达到18.3千米,彻底解决了逢雨必涝的问题。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始终把“两场”运营牢牢抓在手上,切实加强资金保障,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7%和%,污水处理费收缴率达93.3%。
精品工程力促县城品味大提升。在城市建设上,该县始终坚持“提升县城品位、体现县域特色、强化文化承载”的原则,努力打造百年不留遗憾的精品工程,提升县城品位。人民公园建设工程以绿为主,总投资万元,占地亩,是新河县第一所集休闲、娱乐、体育运动、避难场所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其内谋划建设了文化广场区、疏林草坪区、锦林漫步区等八个专题区,采用大乔木34种、灌木23种,园林绿化植被和花卉24种,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绚丽多彩的生态景观。时代路精品街建设工程,总投资余万元,全长4.7千米,重点实施了园林绿化、道路改造、立面修整、牌匾整治、强弱电入地、街头小品建设,重点打造了中央6米宽、1.5米起伏的微丘陵绿化带和两侧分别宽2.5米和9.6米的绿化带,三条绿化带以枣树、国槐、雪松等乔灌木,黄杨球、金叶女贞等观叶植物,萱草、玉簪等开花植物和三叶草坪相互搭配,总面积达14万平米。从而使整条街道形成了5个层次、6种图案、6个街头小品,绿意盎然的环境使得时代路成为群众茶余饭后遛弯锻炼的主要线路。景观大道建设工程总投资万元,全长4.6公里,重点打造了“两点一线”景观带,高速口公园主要采用常绿乔木和花灌木打造入城第一园,转盘公园通过沙地柏、金叶女贞打造红绿黄3种颜色组成的环形色带为景观大道“点睛”,公路两侧绿化带梯次种植3色色带和枣树、柳树、杨树等乡土树种,形成以绿为主、缤纷多彩、错落有致的入城景观带。南湖公园建设工程总投资1.03亿元,依托亩湿地水面,积极打造总面积亩、水绿相映、功能完善的生态游园,增强新河“肾”功能。同时积极谋划温泉游乐度假区建设,重点建设儿童游乐场、露天温泉休闲场所、温泉酒店,力争经过两年的努力,打造兼具北方特色和南国风光的休闲、商务基地。振堂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投资0余万元,实施董振堂烈士事迹陈列馆整体修缮、园林小品修缮、地面铺装、电气亮化、绿化补植增绿工程,打造广场、廊架、休闲木亭、健康步道。共安装中华灯、庭院灯、草坪灯、射灯余盏,栽种了乔木、绿篱、沙地柏、金叶榆、紫叶李、法桐等12种植物,新增绿化面积平米,将振堂公园建设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绿化工程力促县城宜居水平大提升。该县大力推进六大绿化工程建设,绿化常用植物达到余种,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2.3%和36.2%,人均公园面积达到8.2平米,形成了“车行林间、绿染堂阳”绿化网络体系。庭院单位绿化工程坚持改掉“土”气、增加“洋”气,积极主动见缝插绿、破硬还绿、拆墙透绿和立体植绿,强力推进园林式庭院创建。截至去年,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8个,小区4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6个、小区9个,完成拆墙透绿19千米,建成区单位和小区附属绿地面积分别达到67.1万平方米和14万平方米。街道绿化工程,坚持“绿随路建、有路皆绿、非硬即绿”,以法桐、垂柳、杨树等乔木为主,以灌木、花草为辅,实现“一街一景”,建成8条林荫路和5个林荫停车场,完成了时代路、振堂路、富强街、裕华街等15条县城主要街道绿化任务,时代路、富强街被评为省级园林式街道。广场游园绿化工程,先后建成公园游园13个,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9.4万平方米,实现了米见绿、米见园的目标,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游玩场所。防护绿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滏阳新河防护林、环城水系防护林、高速引线防护林等,实现了国省道、高速、铁路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应绿皆绿。同时建成环绕县城的防护绿地体系,全县防护林带和建成区绿地面积分别达到了.9公顷、50.76公顷,建成区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81%,构建起一道道“绿色长城”。义务林建设工程,坚持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群众参与,大力度推进绿地认养、认建、认管活动,先后建设职工林、青年林、红领巾林、双拥共建林等各类绿地7片亩,参与活动达到3.2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果。苗木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苗圃基地,完成了南湖苗圃园建设,种植绒毛白蜡、金丝垂柳等各类苗木花卉亩。县城品位得到全面提升,县城群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大幅提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