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朋友们??
一起来涨姿势!
小贴士
积极收集和介绍村庄规划案例,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乡村委”)自成立起即着眼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乡村委在年与同济大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联合举办了“乡村规划实践案例展”,参加单位来自全国各地,覆盖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地区共44家单位,包括设计单位、研究机构、高校和政府部门。
为更好的推广,我们将不断收集整理有关案例,并陆续推送,欢迎村民朋友们反馈意见分享心得。
案例来源
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同济大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联合举办的“乡村规划实践案例展”
报送单位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制单位
谭艳、王春晖、王雪霏、牛爽、王欢、陶然
1
1
上海市崇明区新河镇卫东村
FIRST
卫东村简介
1
卫东村简介
崇明区新河镇卫东村被列为年上海市远郊村庄规划试点名单。该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区中心镇,距上海中心城区83公里,约1个多小时车程。
从崇明区区域位置来看,卫东村位于崇明岛的几何中心和生态中心,距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约7km,新河镇约5.4km。崇明岛是上海东北翼的生态绿肺,是上海市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常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卫东村位于新河镇北首,新河镇与东平镇交界处。南临新风集镇,北靠长江农场,其西侧为民生村,东侧为群英村。村域面积为3.3平方公里。
市域层面区位分析图
区域层面区位分析图
村域层面区位分析图
2
卫东村现状
卫东村的现状条件可谓优劣分明,优势条件是,随着崇明区与外界沟通的交通条件快速优化,卫东村的区位优势逐渐得到体现;同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以及天然的自然环境,全村拥有亩片林资源;劣势条件首先是片林树种普通,经济效益和旅游观光价值较低;其次由于人口整体老龄化趋势严重,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产业呈现严重空心化状态,自身缺少造血功能,主要依赖财政转移支付;再次规划区东部村庄布局较为散乱,缺乏规划,且设施方面基础薄弱。因此“美丽乡村”主题形象的打造和村庄整治两者应在规划中齐头并进。
片林
观音庵
垃圾中转站
瀛新园
东部村庄
西部村庄
村委会
入口广场
卫南路
3
卫东村传统民居分析
水宅相依,水漾生活,白墙灰瓦,古朴灵秀,城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卫东村地处崇明岛中部,雨水充沛,水系丰富。城市发展过程中渐形成“城水相依,小桥流水、枕水而居”的格局特征。沿袭宗亲文化的居住模式。
宗亲文化是同族、同亲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崇明人居住方式习惯同族聚居,自成一宅,人多不敷居住时另辟新宅。农村住宅多分散。据年版《崇明县志》记载:“本县传统民宅以独宅居多,农村居民喜环宅开沟,称四厅头宅沟,宅前跨沟建桥。”
崇明传统住宅建筑形式有:环洞舍式民居,一窗一阘式民居,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式民居是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典型的住宅类型,但是随着崇明的建设发展,崇明的民居
和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已经成了历史,仅能在崇明博物馆和作为旅游景点的滩涂上见到它的踪影。
传统的同族聚居的生活方式
环洞舍式民居
一窗一阘式民居
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式民居
宅沟环抱
SECOND
问题分析
1
现状问题分析
土地
粗放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远超国家标准,土地使用粗放;村庄布局凌乱,且布局松散;落后企业分布村域,污染环境较为严重;且存在一些未利用的闲置土地。
土地利用现状图
生态水系现状图
公共设施现状图
人口
空心化
农民可得农业收入非常有限,大多劳动力外出务工获得收入,村内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
产业
空心化
村内经济产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生态林经济收益甚微;
卫东村生态林地覆盖率达到近一半的面积,大大改善了崇明县生态环境,但对于村内退耕还林的村民和村委会来说,除去较少的补偿费用外,无任何收益。
村庄
居住
环境
有待
改善
生态环境:水系丰富,但呆板的条状肌理,未成网,且淤积严重,亟需整治;
交通环境:主干道路已基本成型,但未成系统;
人文环境:独特的村居模式和风俗慢慢消失。
现状道路分析图
2
问卷分析
卫东村建设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1)年龄与职业方面
?卫东村村民老龄化比较严重,无子女在身边,养老压力很大
?因老龄化严重导致无业和退休人员较多
(2)就业与收入方面
?家庭年收入整体经济收入不高
?村民自己承包的农田大部分转租给别人,愿意从事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3)居住与基础设施方面
?给水系统建设不完善
?村容村貌方面应需逐步推进拆除临时建筑和清洁水面等工作,加强统一清理宅前屋后的垃圾
(4)教育医疗社保方面
?缺乏基础教育设施,村民自家孩子上学不太方便
?社保覆盖面不够
(5)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公共健身设施不全,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村庄附近环境卫生状况一般,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公共活动组织的不多、,现有设施利用率不高
公共交通不发达,与城区联系不够紧密
THIRD
规划目标
上海城市生态绿廊屏障
崇明美丽乡村宜居典范
卫东农家风情形象展示
卫东村作为以人居环境为主的邻镇型村庄,在功能设定,公共设施配套和邻近城镇相结合下,未来将以生态旅游业为特色产业,带动自身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上海远郊区具有特色代表性的示范村庄。
功能结构规划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FOURTH
林下经济
1
现状片林资源
卫东村村内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接近一半以上的面积为生态林地,生态环境好,水系纵横,且具有较好区位,可同时集聚林地、农田、水塘、绿地等特色资源优势。
林下
经济
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现状片林经济
2
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林下
经济
作物
根据郁闭的情况和林间光照强弱及经济作物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选择种植种类,如可使垦后的林地土壤疏松的蔬菜种植;生产周期较短的食用菌;极具经济效益的中草药。
林下
畜牧
禽
发展林下养禽畜牧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符合经营模式,禽畜所产生的粪便能作为有机肥料,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
林下
花卉
牧草
发展林下花卉可提升片林的欣赏价值,为发展旅游业提供机遇,比如四季秋海棠;林草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有效抑制幼龄林地的水土流失和减少病虫害发生。
林下花卉
1
END
1
图文整理
杨犇/廖航
村庄规划案例系列??
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海澄村幸福村居建设规划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万亩设施良田动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发展建设规划
广东省珠海市万山区担杆村幸福村居建设规划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烟竹村概念性村庄规划设计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紫石片区大河洋新农村建设规划
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护路村改造规划
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梨园村保护规划方案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西南村村庄规划建设实践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报白村村庄建设规划
银川市通贵乡总体规划
珠海市唐家湾镇会同社区幸福村居建设规划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来氏聚落再生设计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古镇保护与再生设计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孖湾村幸福村居建设规划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乡天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海南三亚市槟榔河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内蒙古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整治规划
吉林省长白县鸡冠砬子村村庄规划——欠发达地区村庄的转型发展
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幸福村居建设规划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紫石片区新农村建设规划
山东省章丘市旭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
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凤凰泾村保留村庄规划
天津蓟县西井峪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江西安义千年古村群的保护规划与实践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秀美村庄发展规划
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镇仙溪村灾后重建规划
政府主导下的村庄保护与更新实践-以弥勒市可邑村为例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美丽乡村”规划
安徽岳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设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美丽乡村”规划
新疆叶城县阿亚格乌吉热克村村庄整治规划
新疆哈密市天山乡头道沟村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15: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实践
村庄规划案例14:南京市汤家家生态旅游示范村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13:四川省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灾后重建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12:授之以渔,本土营造——四川凉山马鞍桥村震后重建研究
村庄规划案例11:珠海市斗门区莲江村幸福村居建设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10:珠海市幸福村居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总体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9: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
村庄规划案例8:遵义实验——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有机更新
村庄规划案例7:贵州省黎平县地扪—登岑侗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6: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5: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4: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吞达村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2: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拾村村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1:新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塔格吾斯塘村
崇礼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
连云港市高公岛街道凰窝村整治规划
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西陈庄村美丽乡村规划
案例推介1: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龙泉庵村养生文化小镇规划
乡村规划与建设
积极分享乡村规划与建设领域
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
欢迎交流:rural
planning.org.cn农历九月廿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