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带着
研究祖国辽阔疆土的
热情之心
打开中国地图深入研究时,
一些奇怪的现象
出现在我们眼前:
被省环绕的“省外村落”,出了村便跨了省!河北省多出的奇怪形状,看着孤零零的!.....这些独特的现象因何出现?让我们从一个特殊有趣的名词开始说起——“飞地”。“何为飞地?”“飞出去的·····一块地?”当然不能这么草率解释......“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都说“理论要联系实际”。那么让我们通过国内地图上各省级行政区的真实情况来了解“飞地”的真面目!先来看看我们的首都北京市,它的第一块飞地是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境内的双河农场。双河农场距北京公里,是首都“飞”的最远的一块飞地,占地几乎相当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和丰台区面积之和。双河农场的前身是音河农场,始建于年,建场时隶属黑龙江省。后与阿伦河农场合并,经多次改名后成为隶属北京市的双河农场。双河农场地处北纬47°世界三大黑土区——松嫩平原之上,北倚大兴安岭,南临嫩江,音河、阿伦河玉带环绕,婉转流淌。这里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机械化大农业与场办工业并举的现代化中型国有农场。另一块北京飞地是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的清河农场,占地平方公里,于年由当时的北京市市长聂荣臻批准建立。“双河农场”因被两条河相夹而得名,那清河农场附近是不是也有条河叫清河?清河农场周围确实有河流,但却是:潮白河、永定新河、蓟运河。清河农场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劳改农场,其“清河”之名取自清清河水荡涤灵魂之意。清河农场旧照(图源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