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伦(-年),字维本,青年时自号浦泽少年,晚年号百衲斋主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年9月2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八日)生于直隶新河县(河北省新河县)城召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家庭。
民国2年(年)春,傅振伦入城召村立小学就读,3年后即考入新河县立高级小学。民国7年(年)秋,傅振伦考入直隶省立第十四中学,与学友师景泉(今名志贞)倡导组织“求实”学社,经常聚会、切磋学行,颇为校方和同学所推崇,声誉鹊起,被誉为“优秀学子”。
民国9年(年),傅振伦受爱国爱乡之心驱使,利用寒假暑假,率弟振荣步测乡里四至八到,并采访故老,实地踏勘,调查资料,撰成了《城召村史》,记述该村的沿革、户口、土地、物产、赋税、人物、庙宇、古迹等项。纲举目张、体例严谨、资料翔实,不失为一部规范的乡土小志。这是傅振伦涉足史志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是年仅14岁。
民国11年(年)夏,傅振伦考入北京大学。受“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影响,学习理科。民国13年(年)春,为实践其“教育救国”的夙志,联络同学友好于北京创办清明中学。民国16年(年)初,又与同学伸崇文(今名仲星帆)、脱踵武、王华农等组织新河县旅平同学会,自力创办《新河月刊》,印赠全县及旅外商学各界,以期唤醒民众,推动改革。民国17年(年)又联合《冀星报》主编张道生及冀县、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衡水等县大学生,组织“冀六革新协会”,并于民国18年(年)4月自编自印《革新报》。
民国16年(年)秋,直隶新河县士绅提议重修《新河县志》。因在《新河月刊》上看到傅振伦所撰的《修志刍议》、《(新河旧志)纠谬》、《深州风土记论略》等文,遂聘傅振伦为新编《新河县志》主编。
傅振伦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新河县志》26卷,出版时年仅二十三岁,俨然已成了史志学专家。着名教授朱希祖誉为“新型地方志”,今人黄苇教授称之为“民国方志之上乘”。民国19年年,《编辑北平志蠡测》发表后,傅任北平特别市古迹古物评鉴委员会委员,兼议修志之事,被学术界泰斗陈坦先生誉为门下“河北三雄”之一。
傅振伦先生参加年版新河志的编纂指导工作
新河志(年版)(实物拍摄)
傅振伦不幸于年5月去世,享年93岁。从其编写《城召村史》算起,致力于中国方志事业逾70多个春秋。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风范,虚己从人的态度,热心扶持、培养新人的行动,终成一代方志大师,让世人永远所景仰,更是我新河人的骄傲。
欢迎微友爆料或寻求帮助,一经采用就可获得5-30元红包一个,寻求帮助不收费,客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