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新河县 >> 风土人情 >> 难忘新河船厂

难忘新河船厂

难忘新河船厂

作者:王树明

  年,我从天津市里,被分配到塘沽区的新河船厂工作。初到船厂十分兴奋。第一,以后我就是工人阶级了,第二,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做航模,尤其是舰模。长大做个造船工人,是我的梦想。

  我们这批从市里分配到船厂的学生,共80名,来自天津抗大一中、九十中学,成都道中学,这80名学生,72名是女生,只有8名男生。

  新河船厂是交通部下属的一个以修造工程船舶为主的百年老厂,史建于清末洋务运动,那时叫大沽船坞。当时的新河船厂有船体车间、轮机车间、铜工车间、电工车间、船具车间、机修车间,船厂还有自己的锅炉房、基建队、制氧站、打风室、乙炔站、医院、大食堂、小食堂、托儿所、洗澡堂、俱乐部、招待所和技工学校。

  一个月后,我被分配到船体车间的铆工班学徒。船体车间铆工班,是先在大车间拼接舾装件,然后由焊工班焊接后,用吊车送到船坞或船台组装。船头、船身、船尾、楼子在胎架上分段加工,焊接后,用横移车牵引到船台合龙。我进厂时新河船厂还没有大船台,建造的船舶吨位也只在万吨以下,大部分是工程船舶、打桩船、吊装船、拖轮、驳船。但船厂的技工水平一流。铆工、焊工、起重工在国内看门绝技独树一帜。天津解放时,解放桥被炸塌,那时市里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很多起重工束手无策,消息传到塘沽,当时新河船厂七级起重工胡德友师傅到现场勘查后,采用“驳船沉浮技术”加上岸上临时搭建的土把杆相结合,将解放桥吊了起来,被当时中国的起重界赞誉,并传为起重史的美谈。

  年新河船厂接受了为渤海石油建造一艘吨海上浮吊的任务。浮吊船的长、宽、高都超过了海河船闸通航的极限,即使吊船在船厂下了水,也无法出海。船厂上下集思广益,经过勘察测算,决定在船闸外,渤海边的烂泥滩上搭建一座临时船台,经过十个月的奋战,新河船厂在烂泥滩上建造的国家第一艘海上吨浮吊船顺利下水了,为中国的造船工人争了光,为国家的造船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

  船体车间有6个铆工班,三个气焊班,四个电焊班(其中还有一个“三八班”)。进组后,我跟着张炳喜师傅学徒。班长赵宝祥是我的师爷辈,七级铆工,五十来岁,黝黑的脸上刻着深深皱纹,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他虽然识字不多,身上有很多铆工绝技。他在船底下打朝天锤铆铆钉,左右开弓堪称一绝。

  我那时白天在厂里跟师傅干活,下班后就把图纸拿回宿舍,把白天干完的活记在脑子里,和图纸反复对照,看不明白的地方第二天到厂里向师傅求教,逐渐学到了很多技能。那时候青年徒工每天很早进厂,在船台上练习打大锤。“争四好”、“创五好”是当年青年人的追求。三年的学徒生涯,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技能,让我终身受益。

  我从小喜欢画画,在船厂工作的十几年中,“速写本”从不离身,我把工作服的口袋缝在了衣服的里面,工作休息的时候,拿出来画几笔,筹集了大量的船厂生活素材,为我今后的美术创作打下了基础。

1.使用







































盖博士盖百霖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ftrq/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