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吃早饭的时间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米粥端上桌来,跟普通家庭用具不同的是,他家桌上放着一个刚消完毒的针管,这是他给母亲喂饭的主要用具。每天,他都需要一针管一针管的慢慢喂老人,五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着瘫痪的母亲。他就是寻寨镇寻寨村66岁村民高志仁,他是大家口中的大孝子。
母亲全身瘫痪,他精心照料
年,高志仁89岁的母亲突然晕倒,被医院确诊为脑血栓,虽经抢救保住性命,但从此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看着病床上再不能言语和行动的母亲,高志仁悲痛万分,他跪倒在母亲床前,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一遍遍的抚慰母亲,鼓励母亲要坚强生活,自己会尽心尽力照顾母亲。
从此,高志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给母亲翻翻身、换下尿湿的沙土,接着便给母亲准备早饭。母亲无法顺利张口,普通饭食无法下咽,他就变着法地将饭做成流食,买来10ml的针管,消完毒,将流食吸入针管,一只手拿着针管一口一口的推给母亲吃下,同时另一只手拿着小勺子,将流出口外的饭食帮母亲刮掉。
每天,高志仁不管多忙都会腾出时间给母亲做手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每隔一两小时就要翻次身。即使赶上农忙时节,在农地里争分夺秒干活的他也时时挂念着家中的母亲,隔两个小时就得跑回家看看母亲,翻翻身、换下湿土、喂点吃的再赶回地里。
为便于照顾母亲,高志仁晚上睡觉从未脱过衣服,总是处于似睡非睡状态,时刻保持警醒,只要母亲有一点动静他都能马上醒来照看,每晚都会起来三四次。
想法设法让母亲吃好、身体好
自从母亲瘫痪后只能进流食,高志仁就想如何让母亲不但能吃下饭食而且吃得有营养。他费尽心思想办法,母亲愿意喝红薯小米粥,他就将红薯皮去掉,在开水中煮成十分熟,用小铲子捣烂,放到小米粥一点点慢慢搅匀,这样红薯米饭便可以吸进针管,有营养的鸡蛋、肉末、面包……在他巧手下都能被吸进针管,让母亲品尝到。
母亲常年躺在床上不免生疮,他到处给母亲寻医问药,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最后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方,便天天坚持给母亲消毒换药,没日没夜的照顾母亲直到疮口痊愈。
老人大小便都得在床上解决,他总感觉老人专用纸尿裤对照顾人虽说方便,但对老人身体不好,他就骑着脚蹬三轮车跑到离村7、8里的沙土岗上寻找优质沙土,弄回家后用筛子过滤出细土,然后放烤炉上烧热,烧好后放在老人身下,上面铺上床单,热土温在炉子上,随时都可以用,每晚他都要给老人擦洗身子。为此,村民经常夸奖他,“志仁的心比女儿都细。”
言传身教家中兴起孝敬之风
跟记者的攀谈中,好几次高志仁都强忍泪水,哽咽地说道,俺娘养育俺不容易,老了没让老人家享上什么福,对不住俺娘啊,一片赤诚让周围的人也不禁泪水涟涟。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两个儿子也很孝顺,争先恐后的来照顾奶奶。但高志仁总担心孩子们晚上睡得熟,老人有事他们醒不了,照顾不好老人,执意不让他们替自己。
上班期间,高志仁的儿子们不能回家,便经常打电话询问奶奶身体近况和饮食情况,时不时会捎回很多能做成流食的食品。逢年过节回家都是抢着干家务、做饭,帮老人清洗衣物。
高志仁的妻子独自一人穿村走巷批售衣服以维持生计,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很是辛苦。为此,高志仁经常觉得帮不上忙而内疚,但妻子经常宽慰他,“你就好好伺候咱娘,你伺候的越好,咱买卖就越红火。”如今,高志仁的老母亲已94岁高龄,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各项功能均正常,皮肤白皙紧致有弹性,虽然不能言语,但嘴边经常挂着幸福的微笑。就在记者向她夸赞高志仁孝顺的时候,老人家还嘴角含笑向我们轻微点了点头!
(燕赵都市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