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按下重启键,崇明区新河镇社会运转逐渐步入正轨,但是被疫情压制的各类社会矛盾却有集中抬头的趋势。兴教村镇南9队群体性矛盾是一起历史遗留问题。近日,新河镇党委政府以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精细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抓手,通过找准一处切口、解开一个捆绑、拧成一股力量,妥善处理了该群体性矛盾,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年接待镇南9队群众
兴教村镇南9队位于新河镇南部镇区周边,由于镇区建设等原因,从年开始(集中用地在年至年)政府先后使用、征用兴教村镇南9队土地用于建设唐家湾路、玉林住宅小区、新南健身广场等。
最初,政府在使用该队土地时,一次性支付了土地补偿金。年,在全部本金均分完毕后,村民们反复到政府信访。新河镇政府经研究决定,自年起向镇南9队支付土地流转金,并综合物价涨幅等因素建立定期增长机制。年以来,镇南9队村民不满已有待遇,到政府信访提出撤队诉求。
年接待镇南9队群众
年1月1日,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正式施行。按照新的土地征收政策,要完成镇南9队生产队撤队,必须征收全部土地,预计需要近10亿元人民币。然而资金需求量大、难度不可控、时间不可控,生态大道项目启动后,面对群众要求撤队享受城保待遇的强烈诉求,在政策层面、资金层面、操作层面,新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挂帅,与群众代表多次见面对话沟通,决定在现有法规政策的框架下,提出保留农民身份、享受居民待遇的货币化补差方案,解开身份性质与社保权益的捆绑。
年接待镇南9队群众
与此同时,崇明区委、区政府对事件的进展给予了高度关心,在财政资金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货币化补差方案确定了以后,镇专项工作组成员分成三个小队,深入生产队每户村民家中进行方案解读、听取反馈意见。经过数天的入户走访,补差方案获得了镇南9队全部群众的同意认可。
镇南9队矛盾涉及稳定、信访、社保、民政、规保、村建等多个职能部门,在矛盾处理过程中,新河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全力推进稳定工作责任制,体现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智慧和力量。镇南9队群众从不理性表达诉求到理性商讨补差方案,回归理性的转变也是矛盾走出死局的过程,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参与者的重要意义,更说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作者:张叶荷(上海法治报)
编辑:毋晓菲
交一个工作生活的帮手,开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条喜欢小岛的理由
美图、美文投稿请发送至邮箱:cmxw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