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又一烂尾楼建成福海街道新河村

10日上午,在西福路边,书林一小福海校区正在进行最后的建设收尾工作。秋季开学,新河村回迁的孩子们也将进入这所新校开始学业。

新河村的8层回迁房

在小学旁边和路对面,新河村户余人的回迁房已分配完毕,多数业主已开始装修。“辛苦大半生,终于享福了。”每位村民脸上都带着喜悦。

随着昆明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不断推进,已有9万余市民从城中村搬进了新房。

 

全市累计完成个城中村改造

“安居乐业”是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望,在昆明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成区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城市更新改造是上级关心、领导   

据统计,10余年前昆明城市建成区内共有城中村个,在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初期,部分项目由于进入门槛低,参与改造的企业良莠不齐,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开发经验、资金实力不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缓慢,甚至烂尾的不良现象。

  

年以来,昆明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把城市更新改造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除了将城中村、旧厂区、旧城区一并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畴,还制定了更高的门槛,更加强调公共空间、学校、医院、商业等短板补齐和公共服务配套。

  

针对烂尾及遗留问题的处置,昆明将作为维护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增加投资的重要举措。通过多措并举,昆明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来接盘,盘活了沸城(下马村)、神州天宇广场(羊肠小村)、螺蛳湾商业中心(螺蛳湾村、黄瓜营村)、中望城(塔密村、五腊村)等一批烂尾项目。

通过债务削减、债务重组的方式激活项目,法院裁定后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专项清查和清理结算,再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重新启动项目开发建设,有效化解了一批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

  

截至年7月31日,全市已累计完成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户数户,安置面积万平方米。

新河村回迁房仅8层还带电梯

  

10日上午,在位于华夏四季的回迁楼栋内,大部分回迁居民在欢天喜地地装修房屋。

和一些高层式回迁房相比,新河村回迁房不仅间距宽、绿化设施完善,仅8层的回迁房也让不少居民倍感安逸。和大部分仍在装修的居民不同,新河村民杨先生已经搬进了新房。

 

麦地村和司家营村两村居民已回迁安置 

“满意,特别满意,原来我们家的房子是砖混结构的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这次搬进的新房在五层,有电梯,清净又干净,很好住。”杨先生说,此前他们已在外租房居住了3年,如今住上了自己的新房,真是舒适极了。“每天早上我就下楼在花园里走走,傍晚去旁边的湿地逛逛,很舒服。”

  

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新河社区党委书记杨枫介绍,新河村回迁项目属于昆明市西山区城中村改造第35号片区,于年12月启动,后因社会投资主体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滞长达2年。面临项目烂尾、滇池保护治理工程未开工、社会矛盾剧烈等诸多问题,经区委、区政府统筹,按照相关程序依法清退原社会投资主体,招选了华夏阳光地产有限公司作为新的社会投资主体开发建设,年1月项目得以重启。

  

“按照项目要求,需先建回迁房,后建商品房。2年半的时间回迁房就已经建成,共涉及A1、A5两个地块25幢套12.5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此外,回迁社区还建设完成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湿地亩和占地69亩24班的配套公立小学,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杨枫说。

更新片区道路、教育、医疗、体育设施大提升

 

  

“都市村庄”的华丽转身,不仅要有房住,更要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年以来,被拆迁的住房条件不断完善,配建并移交中学12所、小学32所、幼儿园52所、社区管理用房9万平方米、医疗卫生设施3.4万平方米、生鲜超市13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万平方米。

  

此外,全市建成区绿地率从37.3%提高到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0.38平方米增加到10.93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这些市政配套、公建设施大多由参与城市更新改造的社会投资人出资兴建,建成后无偿交给政府,达到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的目的。

  

对下一步的城市更新改造,相关部门还提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的内容:提高道路系统建设水平;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医疗、养老机构建设步伐,营造安全方便的医疗、养老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更新片区的文化体育服务设施,逐步改善城市更新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烂尾”项目按一个项目一个方案分类处置

 

  

下一步,昆明市还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涉及的“烂尾”项目的处置。全面梳理城市更新改造涉及的“烂尾”项目,一个项目一个方案,分类处置。在不突破项目总用地规模、总建筑规模、容积率,满足公建配套、交通承载力的前提下,项目用地可由房地产企业申请调整商住比。

对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属地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加强部门之间以及与属地政府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同时,发挥司法部门在城中村改造中的重要作用,联动市城中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领导小组和市烂尾楼问题化解推进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对烂尾楼、城中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涉法涉诉项目依法依规快审快处一批。

对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推进滞缓的项目,鼓励社会投资人与其债权人锁定债务,采取债务削减、债务重组的方式,激活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项目。

  

未来,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昆明将按照城市产业统一布局和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所在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深入挖掘产业资源,引导城市更新片区通过各种改造方式为周边的重要城市功能区提供配套服务,丰富城市更新片区的产业构成,保障片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其与城市产业体系的彻底融合。

  

城市更新改造还将继续坚持大片区开发、大项目支撑、大企业主体,把集中连片开发当作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原则,对翠湖西片区、老螺蛳湾片区、东白沙河片区等片区进行重新梳理并规划定位,彻底改变零散开发、片区分割、“打补丁式”的改造模式。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杨赋实习生苏璇

编辑:杜晓霞

审核:杨雅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ftrq/7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