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港获西咸新区城市创新实践奖

北京皮炎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获西咸新区城市创新实践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9月22日,西咸新区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出席并讲话。西安市委常委、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主持会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要求紧抓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西安、咸阳一体化重大机遇,紧扣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主线,统筹推进新区规划建设品质和城市管理水平两个提升,持续优化生态、宜居、营商三个环境,奋力谱写西咸新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紧盯“一条主线”

“两个提升”“三个环境”

奋力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岳华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西咸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根基不断夯实、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结出硕果、城市品质形象显著提升、“三个环境”建设全面推进。这些进步和变化,是全区上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辛勤奋斗的结果,也坚定了西咸新区走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岳华峰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要求和“五项要求”为根本遵循,围绕加快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落实“一条主线”“两个提升”“三个环境”的“”目标任务。

牢牢扭住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积蓄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推动产城融合迈出新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品质和城市管理水平“两个提升”。在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质方面,重点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城市建设品质和城市文化底蕴。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方面,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标准规范制度建设、狠抓突出问题整治、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要持续优化生态、宜居、营商“三个环境”。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要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厚植生态城市底板、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在加强宜居环境建设方面,要让交通出行更便利、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更优质、生活居住更舒适。在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要提升行政效能、降低企业成本、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优化政府服务。

岳华峰要求,新区各级要夯实工作责任,加强对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谋划推进。要提高工作本领,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干部工作水平。要狠抓任务落实,以一抓到底的作风强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区上下要以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精神和劲头,以服务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作为和贡献,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谱写新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康军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认真落实各项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工作、分解任务、强化措施,拿出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抓好落实,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风貌,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安全文明的城市空间。要把“”目标任务作为“十四五”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每年设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真正把“”目标任务贯穿到工作思路中、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全力推动新区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康军指出,当前正值“迎十四运,创文明城”关键时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创文工作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良好的新区形象和精神面貌巩固西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肇娥解读了《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西咸新区建设品质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会议讨论稿)》。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规划师陈默解读了《西咸新区城市管理集中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表彰8个“最佳城市创新实践奖”

示范引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规划建设管理成果由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推荐,西安交通大学、沣西新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咸新区交大科技创新港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位于沣西新城西部,北临渭河,东临新河,南至连霍高速,规划用地面积.77公顷。项目是西咸新区与西安交大共同推进建设的集国家科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企业孵化、核心技术攻关等平台为一体的理念超前、模式创新的开放式学镇。

01

产业链、创新链互动,为创新港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将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与国际著名高校“学镇”校园规划理念相结合,实现“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体。通过整合全球资源,重点围绕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新材料等9大创新工程平台(中心)建设,深化开展国际化合作,集聚高端人才,建设以高校为知识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创新港为技术扩散转移主体的创新产业生态链,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产学研用长效合作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大平台、大工程,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实现创新资源的协同效应和科研开发的规模效应;同时,充分发挥创新港的“吞吐”能力,通过实施“吞吐并行,创新升华,循环流转”的发展路径,使创新港成为西部区域创新平台。

02

丝路经济带文化科教交流

核心示范区

以“开放与融合”的空间形态彰显创新港衔接西安向西发展主轴线,即钟楼——红光路一带,以突出丝路文化主轴线上重要的文化展示功能。创新港规划按照人性化居住环境为原则,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创新规划理念,突出生态、宜居、科技、可持续的特点。在创新港内,科研、教育、转孵化相互交叉,构成开放学镇主体,综合配套设施服务于整个小镇。遵循城市融于自然的理念,采用城市设计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式,对园区内的地块进行详细设计,注重于基地自然条件的结合,将生态、低碳、节能等技术手段应用到设计中,注重低碳宜居城市的设计原则的应用,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法定规划,确保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能够科学合理的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03

建构了“闭环式”系统规划勾画美好生活新范式

以“开放与融合”的空间形态彰显创新港从管理单元海绵体构建、蓝绿空间体系向三级绿线的微观层面管控;从绿色交通向能源综合系统规划的规划升级与应用;从地面竖向设计控制向土方平衡控制、地下空间使用规划管理,形成了从规划——建设——实施的全空间建设管理体系,未来将为新时期国土空间管理与国土空间治理的典型案例。

创新港建设亮点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优秀的项目设计、精细的施工管理及优良的工程质量,全力冲刺全国最大的整体“鲁班奖”建设工程目标。

※科创基地15#号楼是陕西省首个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多层民用公共建筑。

※项目全过程利用BIM技术进行辅助设计和管理。

※采用西北最大无干扰地热能采暖,解决区域供热、供冷及生活热水。

※通过有线、无线、物联网及5G通信网络“四网融合”,搭建教学科研、能源管理、后勤物业、安全监控等管理服务一体的智慧5G校园综合平台。

※项目融入了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屋顶绿化率超过80%,是陕西省一次性栽种规模最大的屋顶绿化项目。

创新港获得荣誉

陕西省省级优秀设计一奖

省级优质工程“长安杯”奖

省级优质结构工程

省级文明工地

省级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全国安全标准化示范工程

中建协BIM技术大赛一等奖

无干扰地热供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装配式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等多项荣誉

部分内容来源:西咸新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ftrq/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