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纵览客户端3月23日讯(田微)今天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河北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联合开展气象日主题开放活动,来自学校、社会团体、各界群众共计余人到省气象局参观。活动现场,省气象局通过科普讲解、模型、展板、科普剧、专家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参观人员宣讲了各类气象知识,展示了移动气象科普设施和气象仪器装备,让大家直观了解支撑气象观测和预警等功能背后的“硬核配置”。公众还参观了省气象台、气象影视中心等业务单位,体验从天气预报到节目制作的台前幕后。在省气象台会商室,每一位参观者都聚精会神,听值班人员从河北气候特征、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风云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资料的处理和综合分析、气象预警信息制作与发布、常见灾害性天气防御等方面进行讲解,大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现场还安排了提问环节,今年还会有大暴雨吗?气象台能为预防气候灾害做些什么?值班人员结合理论和实践,与公众展开了精彩的问答互动。“人工增雨是往云层里加水吗?这架飞机能帮助扑灭森林火灾吗?”“我们往云层里送的可不是水……”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面对孩子们的热情提问,来自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工作人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细致讲解其中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图为气象主播带领小学生客串“气象主播”。河北新闻网田微摄在气象影视中心,气象主播带领小学生客串“气象主播”,手把手讲解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原理,孩子们站在绿幕前,体验了一把播报天气的乐趣。图为小学生佩戴VR眼镜体验雷雨大风场景。河北新闻网田微摄“原来雷雨大风和雷电灾害的威力这么大,我们真得学会保护自己!”刚摘下VR眼镜的一位小学生摸着胸口对同学们讲述感受。像VR眼镜、智能机器人这类科技感十足的气象科普设备在这次开放活动中备受欢迎,每一个互动区都排起了长队。在VR体验区,公众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走动或操作手柄,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现实互动,在游戏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既对气象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又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激发了他们学气象、懂科学的热情,心中种下了一颗气象科学的种子。”河北省气象台气象主播耿高涵说。世界气象日期间,全省各地气象部门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3月15日,省气象局老科协发动老党员、老科技工作者走进新河县气象科普馆,向公众发放了近百份气象科普宣传材料,省气象局原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郭迎春向参加活动的新河县有关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宣传讲解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21日,固安县气象局把自动气象站“搬”到公园,由科普人员演示并讲解了风向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翻斗雨量传感器等气象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并邀请孩子们亲自体验气象观测过程。22日上午,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会同雄安新区气象局走进北京援建雄安的史家胡同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河北省气象学会秘书长张欣表示,气象科普工作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公众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吸引大家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dl/1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