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开门红丨六枝特区新河村老手艺焕

点击查看专题↑↑腊月的六枝天气阴晴不定,农闲时节,走进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竹编艺人何成财正在家里编制生活器具。从去节、开竹、削竹篾到竹底编制等工序,他都熟记于心,何成财制作的竹编器具一直深受欢迎,这几年,靠着传统手艺,何成财每年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老手艺焕发新活力,这一做了几十年的行当,随着变迁经历了起起落落,但在今天,它又重新成了何成财收入的主要来源。“平时家里有事就忙事情,闲下来的时候就做点竹编,一天做个两三个,一个能卖四五十块钱哩。”何成财说。何成财从6岁便开始接触竹编手艺,凭着对竹编的热爱,一干就是59年,在新河村,像何成财这样的老手艺人不在少数,在距他家不远处的六枝特区丽萍竹制品加工厂内,各类竹编工艺品应接不暇,十二生肖、鞋盒、竹条编制的照片等摆满了整个展柜及货架,据介绍,加工厂一年可编制25万件竹编,能创收70多万元。   “厂里生产的工艺品主要是以线下销售为主,通过按需制作的方式,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主要在各大省市的旅游景点、农家乐等,曾经还销售到了国外。”丽萍竹制品加工厂负责人邓丽萍介绍。据了解,六枝特区新河村竹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善长竹器编织,技艺世代相传、历史悠久,这里所编织的箩筐、笸箩、簸箕、提篮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制作精细、选料讲究、美观耐用而着称,是六枝最有代表性的“竹编村”。     近年来,新河村立足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和传统的竹编手工技艺,深挖竹文化,做强竹产业,极大促进竹编产业的兴起,为新河村村民开拓了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支书尚国亮说:“通过加工厂,我们的竹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接下来,我们竹编产业规划是进一步扩大规模,再加大培训力度,让家家户户都能通过这一手艺致富,使我们经济再发展、再增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聂建云编辑何涛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dl/14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