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我家乡之新河庄的动物天地三

塘沽我家乡之新河庄的动物天地(三)

作者:一兵

我每次回塘沽,回新河,都心潮涌动,我们游子的心……贺知章的诗太贴切了,特录于此!

《回乡偶书》之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之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们怀念过去,不是怀念贫穷,落后面貌。而是怀念那时的纯真,朴实。怀念那无污染的大自然,怀念那美丽的田园风光,怀念那让人留恋的新河文化,风土人情!

那时的新河是鱼米之乡,人们安居乐业,邻居和睦相处……

本篇是我新河庄的动物天地(三)

下篇讲讲新河庄的动物天地续集

开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是蓝蓝的天,水是甜绿的水,人们勤劳朴实。我们和大自然和睦相处!新河庄就是一个动物的乐园。

那时,骡马成群,牛羊满圈,人欢马叫!鸡鸭满院,狗吠蛙鸣!蝈蝈叫,知了鸣,蛐蛐也争宠!天上的鸟儿唱着奏鸣曲。肥猪拱门,燕子带来春天,鱼蟹送上秋的收获!人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六十多年的时光,弹指一瞬间!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阀门,穿越到那个年代,看看有什么哏儿的事情……

七,夏天的记忆

1.可爱的蝈蝈

每到夏日,特别是暑假,陪伴蝈蝈的时候最多。从做蝈蝈笼子,到逮蝈蝈,喂养,听它天天鸣叫。

在新河庄的夏天,人们爱吃一种甘蔗实际上是甜杆高粱。一般都会到中心桥公社那边去批发,北头许克恩的自留地也有,量太少!吃完甘蔗剩下穗子的高粱杆,就是做蝈蝈笼子的材料,一般做成长方形,中间做两到三个隔层,分别放蝈蝈。固定框架也很简单,用猴皮筋分别套上即可!放蝈蝈时,抽出一根高粱杆,把蝈蝈放进去,然后再复位就可以啦!

逮蝈蝈有很多地方,但是,四合子公墓那蝈蝈多的不得了,蝈蝈叫成一片,不一会儿,就能逮上几只,放进事先叠好的纸筒里。蝈蝈会飞,也不是那么好抓的,弄不好,让蝈蝈咬上一口,我的手指头就被咬过。有时不小心,把蝈蝈的一个大腿弄掉,就只有放生啦!那里,各种蚂蚱,大灵勾也多的不得了!

把蝈蝈逮回来,放到笼子里面,就尽情地享受蝈蝈的歌声了,新河本地的蝈蝈是长声。兹……,一声下去,越长越好!蝈蝈是两个小尾巴的会叫,一个尾巴的是母的不会叫。喂蝈蝈极其简单,给它黄瓜头就可以了,又解饱,又解渴。闲暇时光,我们会慢慢欣赏蝈蝈吃东西,看它翅膀振动唱歌。

有时,你会看到有人走街窜巷挑着担子卖蝈蝈,我们叫这些蝈蝈为山蝈蝈,它的叫声和本地蝈蝈不一样。它是兹兹,兹兹短促的连声。去年,天津市里15元一只。

《论蝼蝈形》

年代:宋作者:贾似道

蝼蝈之形最难相,牙长腿短头尖亮。

尾豁过肩三二分,正是雌头拖肚样。

 

《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见秋色》

年代:明作者:唐顺之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

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

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池上对月五首》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

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蝈蝈一般看起来比蚂蚱长得健壮一些,还会咬人的,公的会叫,很清脆的声音,母的不会叫,却有一条长枪尾。

清代吴江词人郭廪的《琐寒窗·咏蝈蝈》

络纬啼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

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

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

 

 描写“蝈蝈”的古诗句有哪些?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七律·捉蝈蝈》现代蓝星

陌野黧蝈振翅鸣,吱嘎悦耳诱顽童。

躬身猫步屏吸气,瞠目鹰神仿叫声。

任尔狡猾藏草隙,何抵机警入羁笼。

委屈往日冲杀将,冤挂轩檐成伎伶。

《咏络纬》现代叶寿桢

儿时养络纬,夜夜唱窗扉。

唱到声嘶死,身僵诚不违。

年夏天,我们住的天津和平区门口有卖蝈蝈的,给外孙买了一只,15元一只,是山蝈蝈。

《络纬养至暮春》清康熙

秋深厌聒耳,今得锦嚢盛。

经腊鸣香阁,逢春接玉笙。

物微宜护惜,事渺亦均平。

造化虽流转,安然比养生。

  

2大灵沟美味

四合子墓地逮蝈蝈的同时,捎带抓些大灵勾,这是新河的叫法,这种蝗虫很好吃呢!

大灵勾逮回家,母亲在锅里放一点油,一点盐炸一下,味道很香的。

至于螳螂,根本不用捉,在割青草时它就和草一块来喽!

3.青蛙和蛇

这是六几年夏日炎炎的一天,我在新河北头大桥(下图)附近玩。发现河边一只青蛙有规律地往一个地方跳,跳一下,呱地叫一声,我顺着它跳的方向看去!在河那边的芦苇丛中,一只蛇瞪着邪恶的眼睛,口中吐着信子(舌头),哇塞!就算蛇是青蛙的天敌,也没有这样去送死的呀!我打抱不平的从地上捡起土喀垃把蛇扻跑,暂时救了青蛙一命。

新河现在已经看不到青蛙的影子了,也听不到熟悉的呱呱叫声。青蛙吃虫,吃蚊子,是益虫。动物都有生物链,缺少这一环节,对我们人类的生活不知有什么影响?

  

这就是新河庄北头大桥的照片,大约在年前后。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当时住在北头前街。照片是我北头后街9号同院的小张提供,多么珍贵的照片!多么有历史感的照片!

新河庄北头大桥是那些年月人们心头抹不去的思念,我前边讲了十个故事,拍蚂蛉,捕鱼蟹,学骑车,炼游泳,看扳罾,晚乘凉,瞧风景,凑热闹,种稻谷,论俏皮!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难忘的回忆!

4.淡忘的水黾(mian)

外孙今年五岁多,近时段对海洋生物和昆虫尤其感兴趣。妈妈给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其中有关昆虫的一本书,我偶然见到了一个儿时的玩物~水喝喝,新河庄人都这样叫它,我一看学名~水黾。有了这个学名,我才从网上找到这些照片。不过,我记忆中的新河水喝喝颜色比图片上的深,是蓝色的。

水喝喝是什么特性让我记住了它呢?第一,它是漂在水面上,是个水上漂。第二是它身上有味道,我们捞起来一闻,奥!这个是酱油味道,那个是醋的味道,有没有香油的味道我记不清啦!你们说呢?各种味道都很醇正,使你闻后还想闻。现在见不到了,如今的孩子可能闻所未闻了,只能是我们那时的有趣记忆啦!

无独有偶,年,我在重庆万州机场出差,执行长江流域的航空摄影,云阳,奉节,白帝城沿岸全是三国遗迹,我深深地感受到三国文化。闲暇之余,我们也游山玩水,很意外,我在一个水塘里看到了新河人称之为水喝喝的东西~水黾。我迫不及待地捞起来闻它们的味道,和新河的一个味道。我们也称水喝喝为打酱油的或者打醋的。哈哈哈……竟然打到大西南喽!我沉浸在儿时的回忆!我想起了新河庄,这是不是见物思情呢?

如果没有那本书,如果没有那个照片,如果我不知道水黾的学名,小小的水喝喝早已淡忘到爪哇国去了!

 

5.好斗的蟋蟀

说到养蟋蟀,斗蟋蟀。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文骚墨客,乡里豪绅。见到斗蟋蟀,无不趋之若鹜!我们的喜好,只能叫乡野情趣!

逮蛐蛐(民间都这么说,新河人也不例外)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

仲夏初秋,也不知为什么?新河社的社员总是有选择地在小河子岸边割掉一些芦苇。他们是用那个大钐镰割的,一抡一大片芦苇。芦苇底下,就有很多蛐蛐。翻开芦苇就有蛐蛐跳出来,很容易抓到,抓到后,放到用书本纸叠成的纸筒里。蛐蛐也是尾巴上有两个叉,三个叉的我们叫三尾巴腔,没有用的,也有在街里的砖房的墙缝里听到蛐蛐叫,心里痒痒的想抓到它,怎么办呢?回家拿个瓢舀一瓢水,往洞里一灌,它就乖乖地爬出来了。这样的蛐蛐因为有砖磨牙,比河边的蛐蛐要厉害,而石头缝里的蛐蛐更厉害!也更好斗!

蛐蛐逮到家,放到自制的泥罐子里,杏仁和桃仁是它们的山珍美味!有时不小心,蛐蛐跳出来,就钻在柜子底下,全家人都听它唱歌。好在那时的人们很少有失眠一说,我父母也不失眠,否则,要挨训的呀!

小伙伴们斗蛐蛐,当然是赌个输赢,看谁的蛐蛐厉害,谁脸上就光彩!咬跑一个就再换一个,手里拿着一个草棍,在蛐蛐尾巴上捅一捅,可以激发蛐蛐的斗志!这也是斗蛐蛐的一个技巧。有时可反败为胜呦!

和斗牛,斗鸡不同,斗蛐蛐凶而不惨,耐看而不惨烈,顶多咬掉一条腿,也无大碍!

斗蟋蟀也好,斗蛐蛐也罢!从古至今延续下来,先人们留下不少精彩诗句,清帝康熙,到其他文人雅士,我摘录一些和大家共享!

好斗的蟋蟀!好斗的蛐蛐!迷人的叫声!

关于蟋蟀的诗

1.《齐天乐·蟋蟀》宋朝·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

2.《秋怀(五首)·蟋蟀已在宇》明朝·刘基

蟋蟀已在宇,鸿雁方来宾。天秋风露寒,阴谷何时春。欲为商声歌,恐惊梁上尘。衡门掩仲蔚,庶用存吾真。

3.《蟋蟀》宋朝·艾性夫

不从草际伴啼螿,偏逐西风入我床。心事甚如愁欲诉,秋吟直与夜俱长。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忆得重胡衰柳下,健儿笼汝斗斜阳。

4.《蟋蟀》宋朝·刘敞

七月鸣在野,八月鸣在宇。九月登我堂,十月入床下。滔滔岁方晏,促促声亦苦。悲秋不悲己,终夜如独语。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

5.《蟋蟀吟秋燕飞二首·其一·蟋蟀吟》清朝·张问陶

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

6.《转应曲·其一·蟋蟀》清朝·吴绮

蟋蟀,蟋蟀。啼向兰闺声急。泰娘初解离情,悄拥鸾衾梦惊。惊梦,惊梦。斜月压帘霜重。

《夜闻蟋蟀》

[宋]陆游

布榖布榖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

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

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饁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

机上有余布,盎中有余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蟋蟀》

[宋]仇远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

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螘。

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闻蟋蟀有感》

[宋]蒲寿宬

煎煎促谁织,机杼咽空林。

何处露藂下,入人秋思深。

清灯一线泪,孤枕百年心。

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

 

《蟋蟀》

[宋]艾性夫

不从草际伴啼螿,偏逐西风入我床。

心事甚如愁欲诉,秋吟直与夜俱长。

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

忆得重胡衰柳下,健儿笼汝斗斜阳。

《蟋蟀》

[宋]郭印

秋虫推尔杰,风韵太粗生。

衰草年年恨,寒砧夜夜声。

轴閒催妇织,衣薄念夫征。

谁谓心如石,欹眠不挂情。

《蟋蟀》

[宋]释行海

少年不解客中愁,砌下寻来斗过秋。

今夜雨窗听不得,声声浑欲白人头。

《蟋蟀二首》

[宋]白玉蟾

(1)

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2)

秋暮何聊饮不多,素空皓月舞傞傞。

也知落叶风前拍,似应寒蛩砌下歌。

《蟋蟀》唐-齐己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

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作者齐己(年—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蟋蟀-先秦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危条槁飞,抽恨咿咿。别帐缸冷,柔魂不定。(唐代罗隐《蟋蟀诗》)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唐代齐己《蟋蟀》)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宋代仇远《蟋蟀》)

秋虫推尔杰,风韵太粗生。衰草年年恨,寒砧夜夜声。(宋代郭印《蟋蟀》)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宋代陆游《秋兴》)

《蟋蟀》明代·黄衷

露下清秋韵正哀,斗场元在画堂开。

眼前军国成何事,且博红妆一笑来。

译文:秋天满地露水感觉很清冷悲哀,在画堂里开始斗蟋蟀。眼前的军国大事抛之脑后,就想博得红颜一笑。

《九辩》先秦·宋玉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译文: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

《秋兴》宋代·陆游

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

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

译文:很少有人经过拜访的门巷长满了蓬蒿杂草。在这清和的夜色里有谁和我亲切的歌咏呢?蟋蟀感知到秋天的气息,早早的鸣叫起来。芭蕉叶子,浓荫遮蔽,密集的雨点落在上面发出声响。家传的产业只有丰富的藏书,与世浮沉的秘诀便是沉醉酒乡脸色发红。如此痴顽您能领会吗?这可以毫不费力地保全天然淳厚的本性啊。

会叫的是公蟋蟀。母蟋蟀不会叫。

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较(比)体躯(躯体)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干燥虫体入药,性温,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芦、大棺头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

母蟋蟀屁股后有一根产卵器,公蟋蟀则没有。母蟋蟀,新河人叫三尾巴腔子。

6.有毒的蝎子

蝎子有毒,是五毒之一。白天见不到它,晚上出来觅食,新河庄的小孩,没让它蜇过的不多。我让它蜇过几次,记忆里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夏日的晚上,我回家办点事情,一只脚刚迈进堂屋,就踩着一只蝎子,它也不会客气,随即就蜇了我一下脚面,我啊呀了一声,感觉不好,回到屋里开灯看,果然蜇了一下。

那时已经有氨水了,有的人家有存货,找来一些抹在脚上就好啦!不疼了,真是奇效!如果没有氨水,用清凉油抹上也可以,清凉油也称万金油,去各种蚊虫叮咬,止痒,消毒均可。

那时小孩夏天为了省鞋,天天不穿鞋,临睡觉前洗个脚就上炕啦!

还有一次从外边回家,小孩子淘气,手在街道两旁的墙壁上摸来摸去,快进院门口时,突然手碰到一个活物,黑暗中辨认,原来是只蝎子,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这说明,新河庄蝎子挺多的哟!

  .06.25是今年的端午节,新河人在这一天要拔些香奈,放到房顶和吊在门前,驱蚊和毒虫,小孩儿穿五毒背心,玩五毒玩具串。

拔香奈的任务自然就交给我了,新河社的农田沟边上很容易找到,但是有一种假香奈要注意,咋一看很像,但香味差很多。

五毒背心

五毒背心:汉族民间服饰。流行于陕西西安及关中地区。根据百家衣及绣花裹肚的样式,用红、蓝、黄、白、绿五种色布拼接而成的背心。上面绣着娱蚣、蝎子、壁虎、蜘蛛、蟾蜍5种毒虫的图案,色彩绚丽,造型生动,民间以为穿此衣可以毒攻毒,避邪除病。

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这五种毒物是中国民间盛传的一些动物。

中国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7.讨厌的臭虫

过夏天,要防止蚊虫叮咬,这个虫其中就有臭虫!对于臭虫的叮咬,你躲不过去。

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初步将“四害”界定为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

年,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旨在拯救麻雀的实验。他们解剖了麻雀的嗉囊,发现里面四分之三是害虫,四分之一是粮食,于是得出一项科学公道的结论——麻雀基本上还算是益虫。这从根本上拯救了中国麻雀的命运。毛主席也由此认识到麻雀被错划成“右派”的事实。于是,毛主席在同年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说,“麻雀不要打了,改成臭虫。”从此,“四害”的界定发生了变化,臭虫取代麻雀,加入了人们手诛脚伐的行列。

被臭虫咬了有的发生皮肤病,我感受最深的是晚上咬的你睡不着觉。小孩子哪有失眠一说,我可是被它咬的睡不着觉,干脆,我则开灯看它们在哪里?它不害怕!在灯光下行动依旧,它们在炕缝中爬来爬去,毫无顾忌,难道它不怕死?

让你猜对了!它还真不怕死!臭虫饿不死,干瘪的皮,可以活几十年,上百年,一遇合适环境,马上复活。你把它碾死,只是把血放出来,所以,农家的墙上净是血点子,环境合适,它马上复活。所以大人的处理方式是把它烧死,才算消灭掉!

黑社会有句口头禅:弄死你,就像碾死一个臭虫!确实如此,臭虫不会飞,又不会跳,不会跑,就会慢慢悠悠爬来爬去,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新河人对付臭虫的方法,把六六六粉撒在床沿等臭虫活动的地方,使它躲在缝里潜伏一段时间,你可熏不死它的。我们则安稳一段时间,还有逮到烧死它!

现在讲卫生,生活上了档次,再也见不到这讨厌的臭虫啦!既然是四害,就要消灭之!

8.烦人的苍蝇

苍蝇也是四害之一,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像苍蝇一样缠着我,可见苍蝇是多么烦人!

我们在新河小学上学时,留的课外作业就是打苍蝇,挖苍蝇蛹,放到一个火柴盒里,交到学校,记上数目。

到了夏天,苍蝇满天飞,这里盅完那里盅,所以,那个年代人们肠胃不好,闹肚子,都是苍蝇惹的祸!

最烦人的就是中午休息一会,它嗡嗡地飞来飞去,一会盅脸上,一会盅腿上,害得你不得安宁。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只要有脏兮兮的东西,那里就有一堆苍蝇,直到晚上才停歇,它休息了,蚊子又来了。

消灭苍蝇的常规武器就是苍蝇拍,打苍蝇要稳准狠,尖端武器就是滴滴涕,过一段时间,母亲会稀释一些敌敌畏,放在喷桶里喷撒,真管用,一会儿,苍蝇就噼里啪啦掉下来喽!

现在在城市生活,孩子见到苍蝇算是稀罕东西啦!真是时代的进步!

对苍蝇的联想

年夏天,我飞伊尔十四飞机在新疆北部沙漠,也就是天山山脉以北地区执行磁测任务,用飞机勘探北疆石油储量,结果非常喜人。

我们在新疆乌鲁木齐机场飞的北疆的东部地区,一直到富蘊。西部地区则转场到克拉玛依机场,向西一直到中俄边境的精河。

五十年代流行一首歌叫克拉玛依之歌,从那时起,克拉玛依市就像一个迷一样,引起我的兴趣,而今来到了这个地方,真是旧貌换新颜啦!绿树成阴,鸟语花香。

克拉玛依市的夏天真是苍蝇成灾,每年都要派飞机空中灭蝇。飞机从乌鲁木齐起飞,机型是运五飞机,就是照片上的飞机。正在撒药,年八月份,我们正在克拉玛依市区,经历了那几天灭蝇的时光。

克拉玛依市苍蝇有多多,真是不好形容,一堆一堆的,乌萦乌萦的。那会想到,这个新兴的石油城有如此多的苍蝇!

运五飞机

这是伊尔十四飞机,我年在新疆执行磁测任务时所飞的机型,我当时飞机的机号是号。

号飞机早年是周总理的专机,七十年代专机退役后,放到太原机场民航第十八飞行大队执行航空摄影任务。年我从四川民航飞行学院调到太原,飞过这个飞机。

飞机从太原退役后送到了天津周邓纪念馆(在天津水上公园附近),我去过两次,飞机静静地停放在周邓纪念馆内,见到飞机,真是思绪万千呢!

这两张照片是牛牤,新河人叫大瞎蒙子,本来是叮咬大牲畜的,人们养牲畜,连人一块叮,那个疼劲,十倍以上于蚊子,它叮你时没感觉,等感觉突然觉得很疼时已经接近尾声了,赶快打!

这是同学,老乡郭学礼写的动物趣事,很有意思。

还有续集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dl/7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