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河的报道23期
环境革命可能需更多专业力量支持
——环境革命系列(二)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河道污水治理,是环境革命的重点工作之一。3月底4月初,新河镇对环城河等部分河道,实施筑坝抽水、清淤、截污、换水等综合举措,加紧治水步伐。
3月31日在环城河的城西东河河段,记者看到,河道中筑起一个拦水坝。
新河镇治水办主任沈神燕:水坝筑起来,小循环,水全部清理一遍。
记者了解到,通过筑水坝的方式,先把环城河的水分段,然后抽干,再跟进清淤、截污等工作。这也是新河近阶段治理污水的一个特点。
新河镇治水办主任沈神燕:污水口的油污要把它解决了,厂内如果雨污未分流的话,厂内如果有油渍的话,雨下来地表水通过排污口排出来,也是属于我们安排厂里整治的范围。
记者:对你们机械行业来说,可能主要还是地面油污方面的污染是吗?
温岭长城机械负责人朱岳斌:油污尽量不要散到地面去,有油都把它回收了。
记者:这种做起来麻烦吗
温岭长城机械负责人朱岳斌:不麻烦,照我们的思想概念就应该要做,不像以前,稀里糊里不管,这样子下去也不行。
机械行业是我市一个比较大众的行业,油渍、铁锈等被雨水带入河道,可能是这个行业造成水污染比较共性的一点。在采访中记者感到,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明显上来后,接下去的重点,或许是如何治理得比较科学、比较经济的问题,这可能需要更多专业力量的支持。
从“人逼环境”到“环境逼人”中探求大美平衡点
——环境革命系列(三)
长屿村石料加工场因废水污染边上河道被关停后,同样采取了筑坝抽水、而后清淤的治理方法。
4月5日上午,记者看到清淤工作已经开始实施。
长屿村支部负责人周友德:刨板机的石粉有排下来,这次清理了之后,刨板机作业后的废水都在沉淀池里不要放下来,同时下步要跟上去,长期保洁人员安排在这里把垃圾都清理,才能长期有效这河水清洁。
记者:我上次采访了,这里可能是个临时场地,接下去可能面临搬迁是吗?
长屿村支部负责人周友德:可能今年做了就要搬迁,因为小学设在这里,叫他们全部都搬迁。但是搬迁的地方还未落实,希望政府也把刨板机的地方落实。我们这个解石机是祖上流传的,老百姓都用得到,我们政府也用得到,把它消除了也不行,石材走哪里买?也希望政府其他地方地择一块,叫他们集中起来,保持老百姓用石材也方便,价格也便宜,其他地方买来价格贵得很,承受不起的。
长屿石料加工厂旁边河道的污染治理,核心是控制住石料加工过程中带来的废水和石粉对河道的污染。因长屿村一带的加工场地面临搬迁,致使大的改造措施不适合开展,因此落实适宜这一行业的搬迁场地,是治污的一个关键环节。
“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构建新平衡
4月1日,长屿硐天文圣硐举办首期开蒙礼,我市岩下小学的学生,成为首批开蒙礼的参与者。
开蒙礼是为儿童开启启蒙教育而行的一种传统礼仪习俗,在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文圣硐举行开蒙礼,其含义是为当今学生增加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
当天的开蒙礼有正衣冠、向孔子和现任老师行鞠躬礼、击鼓明志、集体诵读《三字经》等。
同期声: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
岩下小学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读,感觉有一种很暖的那种感觉。
但是也有学生在采访中表示对活动没有感受
岩下小学学生:没啥感受。
学校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开蒙礼,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呢?
岩下小学校长尚明冬:长屿硐天我感觉它的内涵建设比较好,文化内涵比较足。它现在这个启蒙礼,以及传统文化节目表演,对我们现代学生的教育我觉得非常有需要。现在的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感染越来越少,传统文化我觉得对现代孩子教育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了解,文圣硐除了推出开蒙礼、还有成人礼等活动,他们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温岭市硐天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椒良:我们考虑文圣硐是世界儒家第一硐,因此有责任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一点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我考虑从小孩开始搞开蒙礼,成人18岁之后举行成人礼,我认为这个对学校里整个传统文化教育很有意义。
记者感觉到,近年来,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日渐增加,这或许折射出处在科技文明浪潮中的现代人,对人文精神回归的一种渴望。传统教育偏重人文,现代教育侧重理工,今天我们似乎能觉察到,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正在构建一种新的平衡。
岁月不带走快乐:找快乐,不找毛病
——养老系列(三)
主持人:关于养老的节目我们之前已经报道过几期,老而能够有所乐,有所为是其中一个因素,这个有所为,通常就是兴趣爱好。
吹箫同期声
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团长黄道树:年轻的时候喜欢吹笛子,现在岁数大了,对笛子的声音不是很…,因为岁数大,随着岁数来,总归喜欢静,喜欢优雅。我现在开始吹箫,吹箫也排得满满的,早晨起来基本上都要吹的,吹得不怎么好,但是我基本上每日不间断的,因为一拿起萧心里就舒服,,就像搓麻将的到麻将室里就心情愉快。我早上白天一有空就吹箫,岁数大了记不住,水平没有高起来,但是自己感到不在于好差,只讲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保持住,自己心情愉快就好。
黄道树先生是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的团长,年轻时候建立起来的对音乐的爱好,使他退休后的生活仍然有所为、有所乐。年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成立后,他受邀担任团长,有所为的同时,更有所学,运用电脑服务演出就是其中之一。
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团长黄道树:我电脑本身根本不懂的,以后是艺术团要开始制作音乐,我才开始学的。这时候我根本对电脑一窍不通的,这班(艺术团里的)青年人都是来鼓励我,说学起来。我开始学,向这班青年人学。现在艺术团每个节目,音乐方面的搜集、剪辑都是我做的。
艺术团创作的《半夜鸡叫》节目在央视戏曲频道演出后,受到好评,这出戏音乐方面的创作,就是由黄道树先生通过电脑来制作完成的。
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团长黄道树:后来这个孩子失去欢乐以后,用非常悲哀凄凉的音乐,二胡音乐、古琴音乐,来显示它的场景。无数观众看了,都看得有些都掉眼泪,想到自己的孩子,不能强迫他读书这样一种感情。
就老有所乐这个主题采访黄道树先生,起于的只是记者个人的一个感觉,没想到“老有所乐”,正是黄道树先生平常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格言。
最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团长黄道树:如果没有爱好,我也考虑过了,没爱好,就是饭吃了在家里,想什么,想毛病。今天我腰痛似的,没有事情了,哎呀今天肚里有点咕咕声,不要等下胃癌了吧,就想到这些毛病了,想来一大堆,在那里傻呆呆了。自己忙去了,想不到自己痛不痛,只要正式不要痛就是了,有这样的感觉。有些老年人不管自己有事情没事情,我强调是应当无事忙,无事也忙好用,虽然不是赚钞票的事,叫做无事,实际上有事情,讲无事是说不是赚钞票。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乐是我对自己的格言,老无所乐人在不在一样了,没乐趣了,一想就想毛病了。
主持人:岁月带走年华,但不带走快乐,因为快乐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以快乐为本,找快乐,不找毛病,开开心心每一天”,这是我们对每一位老年朋友的诚挚祝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