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FOTOCHINA我逐渐习惯用

荨麻疹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

----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

先谈谈自己

1、了解您的作品之前先要了解您这个人,请问您是怎评价自己?

我自认是一个比较“闷骚”的艺术家。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工作的时候又特别喜欢跟人聊艺术。挺矛盾的。呵呵。

贡嘎朝霞年

2、您的工作与摄影之间有什么关联?如果摄影和工作之间发生冲突,您会怎么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是一名大学艺术教师。常年教授油画、素描、数码摄影等课程。基本上工作与摄影是相辅相成的。寒暑假与没有课程的空档,我都能安排时间从事摄影。如果二者真有冲突,那肯定还是以工作为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责还是很重大的。

鄂陵湖烟云年

3、您的摄影之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与我们分享吗?

喜欢上摄影跟喜欢上绘画是差不多的一个人生经历。我有一个舅舅,是中国著名的画家。还在他读研究生时,我这个熊孩子就趴在他的画案旁看他画画,也看他高深莫测地摆弄他的那台海鸥旁轴相机,翻看他贴满自己冲洗照片的相簿。可能从那时起,我就跟摄影以及视觉艺术接下了不解之缘。自从学艺至今,摄影都是我重要的收集图像素材的手段,自然相机就成了我视觉的延伸。我也逐渐习惯用摄影的方式观察世界,发现我感兴趣的对象。

黑石城贡嘎夕阳年

亚丁银河年

4、您拍风光、风景,经常到处跑,会不会遇到一些危险,或者有趣的人与物,可以介绍一下您印象最深的一次拍摄吗?

危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不过我这个人神经大条,总是后知后觉,每次都是危险过去以后才意识到我很可能刚与死神擦肩而过。我经历过大雪中上下牛背山,经历过通宵拍摄阿里星空的寒冷,经历过长达多公里海拔米的冰雪凝冻道路,也经历过疏勒河边无情的蚊子的攻击,也在海拔米的垭口营地发现过帐篷周围积雪上成串的狼足印,也曾通宵独自开车多公里的沙漠公路为了拍摄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日出……我觉得每一次拍摄对我来说都是印象深刻,都是难得的财富。我真不能排出个印象深刻第一、第二、第三来,请谅解。

鄂陵湖的雨云年

海子山之路年

5、您拍摄这个风光大片的专辑用了多长的时间?您会将这样一个专题一直拍摄下去吗?

风光摄影系列,其实是从我历年艺术采风时收集的众多素材里面整理,经过数码后期处理之后的作品。一开始并没有清晰的专辑意识,但是随着素材不断积累,现在整理图片,重新审视那些难忘的经历,回忆那些震撼的场景,我意识到我其实这么些年来一直在独自从事一项宏大的影像工程:河山收藏。既然意识到了,我想,那又干嘛好好的停下来呢?这个专辑,就让他随遇而安,成为我一个终身累积的工作之一吧。从最开始收集到今日,大概接近十年。

南迦巴瓦峰年

6、您最喜爱的摄影大师是谁?您的作品中有没有他的影子?

我喜欢安塞尔.亚当斯,他作品纯碎而深沉,我也是个喜欢纯碎的艺术家,不想让作品承载太多非艺术的元素。我不知道我的作品里有没有他的影子。如果没有,那说明我拍得还算有个人特色;如果有,那说明我无意识在创作的时候向我的大师致敬。我肯定还不如他深沉。这个需要漫长的时间。

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

黑白仙乃日局部--向安塞尔致敬年

关于作品的对话

1、您的作品每一张都令人震撼,那您觉得风光摄影需要创意吗?

我认为需要创意。这个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只不过风光摄影更受客观条件制约,所以需要更多的预先调研、计划、多套备选方案。只有当一个摄影师的一切主观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他才可能在稍纵即逝的风光条件中完成摄影工作。这里面当然包括创意的部分。

大方盘城的新月年

2、您的风光作品创作缘由和目的是什么?

创作缘由其实很简单,它从无意识的收集绘画素材开始,当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通过梳理他们,自己发现原来我一直用一种绘画的平面构成方式在拍摄我看到的对象。通过严格的后期制作之后,产生的影像作品透露出一种独立于绘画的美感,我想,作为风光摄影,它独立于我的绘画素材终于得到了视觉艺术的升华。一旦这一点明确以后,我之后的创作当然就更有目的性和艺术审美的独立性。至于创作的目的,我之前提到了,这竟然是我一己之力妄图实现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一种影像记录,当然是通过我的审美角度和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段,我给这个系列取名:河山收藏。

仙乃日的早晨年

3、您用相机记录下许这么绝美震撼影像,您对这类摄影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谈不上什么见解。试着说说看吧。风光摄影作为摄影艺术里重要的门类,它在视觉情感上首先应该是自由的,与拍摄者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都知道,成功的作品不需要语言文字的注释,单纯的美就能给人带来震撼和影响。这样的作品才能打破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藩篱为最广大的人类所分享。我一直对摄影圈里面的“xx党”、“xx派”等等流行“党、派”保持一种自觉的距离。我总觉得他们往往在摄影工作展开之前就给摄影本身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视角也好,器材也好,后期处理手段也好,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画面最终完美阐释,摄影家面对美景那一瞬间触动之后,能够完美再现那一瞬间的各种保障元素。人为的有意夸大其中某个元素很容易造成其他元素被忽视,最终影响完美再现。总结来说,我认为,风光摄影,就是摄影师的眼睛跟美景之间,通过熟练驾驭器材和成熟个性化的后期工作流,最终实现的难得一见的美景跨越时间空间,(以它打动摄影师那最美的一瞬)展现在观众面前。

央迈勇肖像年

云蒸霞蔚年

冈仁波齐年

牛背远眺贡嘎年

贡嘎主峰的日出年

4、如何更好地诠释自然风光,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增强辨识度?

我的作品90%以上使用了长焦镜头甚至超长焦镜头,从视觉语言来说,我喜欢透视压缩超过了广角的透视夸张。我也喜欢使用长焦镜头来展现风光的细节、质感等有别于外形轮廓一类的本质形特征。我想这可能是我的影像风格和区别于他人的辨识特征。

然乌湖的清晨年

霞光年

霞光年

5、我看到您很多作品都是拍摄张掖的风光,您为了拍摄这样一个专题大概去了多少次的张掖?

去过2次。然后每次去早晚又各进去两次。风光摄影如果抓到了风光的本质,其实前往的数量优势就未必明显了。

张掖彩丘年

7、在你的作品中有多数是表现张掖的山脉,对于拍摄这个风光作品您有什么独特见解?

我们都习惯了自然风光绿色系黄色系等常见自然色调。火一样的红色铺天盖地的风光展现,当然非常震撼和与众不同。除了慨叹造化神奇以外,一丝不苟的还原这种震撼就成了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拍摄任务了。我拍摄这个风光作品时,内心充满了一种类似宗教的敬畏。

张掖彩丘的暮色年

张掖彩丘年

张掖行摄记录年

张掖彩丘一号观景台全景年

关于创作

1、大自然风云变幻,拍到独一无二的风景,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您哪些作品是因为运气好遇到的?

我觉得我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是运气好遇到的。要是说运气,我更能例举无数运气差的时候。我宁愿认为是我的固执让我拍到了很多人失之交臂的场面。比如我拍摄的南迦巴瓦峰的红月亮(月全食)。那个傍晚,色季拉山口的摄影师在严寒和乌云密布的双重折磨下,从几百位到只剩下我一个人。最后等了快三个小时,云开了不到2分钟,我拍到了不到10张南峰顶上正在变化的月食。那云开雾散的2分钟是我运气好么?我觉得是因为自己对风光摄影近乎偏执的坚持。没有这样的态度,运气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对吧?

南迦巴瓦的月食年

黄河源的祥云年

2、您拍风光最常用到的技巧有哪些?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

我很少有异于其他摄影师的技巧,甚至我采用的技巧往往少得可怜。可以说用的全是基本功。常年学艺,我以为艺术表达如果为了炫耀技巧,那就是本末倒置。风光摄影,应该让风光那一瞬间的神奇展现出来,就跟安塞尔.亚当斯一样,各种手段的使用都是为了展现对象的美,而不是为了展现他施用的手段本身。技巧为了表达服务,摄影的基本功已经能很好的进行风光摄影了。我决定警慎地运用技巧,就是基于此种考虑。

雨后泸沽年

一米阳光年

文错圣湖年

仙女湖年

3、您觉得在拍摄的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是怎么去克服的?

最具挑战性的当然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总是会遇到预案之外的突发情况,这一方面说明我的经验还是有所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必须正视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偶然性”,并善于将这种“偶然性”引向利于我们拍摄的方向上来。

古格的银河年

4、在风光片子里用黑白色调表现还是很少,毕竟风光还是看色彩的,您用黑白色调表现风光大片是出自什么样的用意?黑白影像对您的拍摄来说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相比黑白摄影来说,彩色摄影的历史还是短了许多,我们在欣赏习惯上更有黑白情节。我在风光摄影中的现实选择是,如果我想突出光影的色彩,对象的故有色泽等,我会选择使用彩色表现的方式;那么我想突出风光的外形、轮廓、光影的明暗过渡等,我往往会试一试黑白的方式,多数时候这样的尝试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得到我的认定。黑白摄影对我的拍摄来说是一种有传承的选择,也是一种审美上的回归。我会长期保持这样的尝试的。

贡嘎群峰年

5、您觉得就风光片来说,黑白照片的表现力与彩色照片的表现力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这是画面元素谁成为第一优先的问题。就跟前一个问题说到的一样,他们分别突出了风光的不同视觉元素,怎么样选用虽然相当的自由,也应该符合一定的视觉规范。比如我就发现,黑白摄影总是难以表现我拍摄到的彩虹这一风光题材。

rainbow年

新都桥的彩虹年

6、拍风光,带给您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我一直喜欢风景,不仅拍摄风光,也画风景油画。但是,我的摄影与绘画并没有在图像上悬挂起来,也就是说,我不画我拍的照片。因此对我而言,拍风光不仅是摄影艺术创作,而外出旅行的过程同时也是搜集绘画素材,陶冶心情的一种方式。古人云,画山水,不多到自然界去饱游饫看,则“不知何以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哉”。所以,我旅行,游历,摄影,写作,画画,把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传达。尤其在今天我们博大而美丽的自然有太多的掠夺和破坏,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更多的人热爱自然,热爱壮美秀丽的河山,作为自然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保护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作为一个拍摄风光的个体,我不仅获得了视觉艺术的积累,拓展了我的绘画题材、表现对象,也使我的艺术表达更加自由和丰富。

亚丁圣山夕阳年

夏诺多吉的旗云年

子梅垭口工作照年

雅拉神山年

作者像年李帅摄于吉隆沟

该访谈洁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fc/1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