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新河桥的二狗子,还记得那些年跟你玩过

那时候,桃源还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大多是住在低矮的平房。好几户人家住在一个院子里,鸡犬相闻,大人们忙忙碌碌的上班工作,孩子们则形成一个小团体,一起淘气玩耍。

那时候,大人每个月就赚那么十几二十块的工资,却要支撑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没有什么钱可以给我们买玩具,一无所有的我们,自己做玩具,在游戏的陪伴下,却获得了无穷尽的快乐。

丢沙包

沙包,80后、90后童年时人手一个的玩具。

几块布片缝合成一个沙包,里面盛点米或是沙,成为“攻击”的利器,砸到人也不怎么疼。

不少女生的针线功夫,就是从缝沙包的时候练出来的

东南西北

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正反折两次角,用手指撑开,上下左右开合。在内部可写8条指令。让一个人选比如“西,11下”,最终根据得出的指令做任务,或获取外号神马的。

跳皮筋

女生下课后三五成群到走廊抢占有利位置。技术好的,能从脚踝跳到头顶,技术不好的只能眼巴巴的做撑皮筋的木桩。小鬼当然是技术好的那一个啦

翻绳

俩人配合翻出各种花儿来,女孩子最爱玩这个啦。

斗鸡

男孩子的专属游戏,考验的是力气和平衡性。那时候的最大荣耀,不过是斗鸡夺得了第一名。

摔元宝

用纸叠成四方形,放到地下砸,如果能把对方的砸翻,那对方的那个就归自己了。那时候做元宝最好的材料不外乎报纸和各类杂志书籍纸张,调皮的孩子们,你们的课本有没有用来叠元宝呢?

挑冰棍棒

跳马

一个人弯腰弓在那儿,一群人排着队跳过他的背,没过或者过去了没站稳的,就换这个人弓在那儿。

打弹珠

又称“打玻璃珠、弹玻璃球、弹球儿、打弹子、弹溜溜”。即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

还有拍画片、打盒子、跳房子……

这一幕幕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

留言区咱们再聊一聊,

你童年那些好玩的游戏吧……

文章来源:根据网络综合整理

喜欢本文的亲,一定要在页尾点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fc/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