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泾汇简历
刘泾汇,曾用名刘川、大川。一九七三年七月生人。将军故里河北新河人。从军24年,长期在军队政治机关工作。现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会会员,自由撰稿人。
《新河史话》简介
《新河史话》一书在体例上采取章与类目相结合的方式,共分历史溯源、滏畔烽火、蒲泽人物、民间故事、堂阳民谣、乡土文化、魅力方言七个板块。
《新河史话》试图以通俗的语言、灵活的体例、图文并茂的形式,聚集新河各方面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断,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新河的历史,以期见微知著、温故知新,为新河文化强县建设、为外界了解新河、为社会公众认识新河提供一个通俗读本。
《新河史话》之雪夜送情报
记得是年初冬,灰暗的天空下,稀稀拉拉的斜抛着几朵早来的雪花。夜深了,寻寨镇上除了东大院日寇碉堡上那面不死不活的“膏药旗”在懒懒的翻动几下外,一大片农户宅院都在薄薄雪层的覆盖下寂静地睡去。镇上,唯有大同粮店套间小屋里还亮着微弱的灯光,戴金华与真心向我的寻寨镇上的维持会长戴连堂边喝边进行交谈,酒至半酣,老座钟突然打了12响,连堂起身要走,粮店陪酒的伙计们执意挽留,继续让酒,连堂站起身连说:“你们的盛情和好意我领了!”说着手拉戴金华走出门,然后悄声说:“我从井关上村司令处得知,今夜新河县委在牛家庄刘希祯家开会,定好今夜三点出发,包围刘家,要一举消灭新河的共产党指挥部。速将情报带出......”说罢,一双蹒跚的脚印在雪地上伸向“东大院”。
当时沦陷的寻寨镇,正在由南宫管归新河县的交接之际,戴金华是南宫管的寻寨中心村自救会组宣部长,在南宫县抗日政府周贯一的指挥下进行地下抗日活动。
目送连堂走后,戴金华深感责任重大,像千斤重石压在心头,哪管风雪凛冽,道路险阻,决定亲自去刘庄刘希祯家送信,等伙计们安睡后,他就悄悄的走出房门。
戴金华穿着一身紫花土布棉袍,扎着一条羊肚毛巾,束紧了腰带,冒着纷纷扬扬的风雪绕街窜巷,越过寨墙,寨沟,踏着田间熟悉的小路,直奔牛家庄。安然熟睡的牛家庄人全不知有戴金华这个激情的来客。戴金华悄悄的来到刘希祯家门前,仔细听了听里面,似乎有点声音。他轻轻地敲了三下门板,里边反倒静了下来。又扣了三声,忽然瞧见门里闪过一个人影,在门里停住了脚步,低声问:“谁?”“我是戴金华,开开门”。
西桢听出确实是戴金华的声音,隔门问:“哥哥,怎么这个时候来?”“嗯,有急事”。
西桢灵机一动答话说:“我回屋拿钥匙”,说着转回屋去(向县委说明来人是谁,是否让他进来)。一会儿功夫,门轻轻地开了,将戴金华引进了一个又黑又静的屋里,随着又点起了小油灯。果然,许多领导干部都在这里开会,其中有较熟的牛俊堂,郭艺林等几个同志。戴金华说明了来意并提请同志们3点前迅速转移,其中的一个同志掏出怀表一看说:“距3点还有40分钟。”他环视四周,征求大家意见。郭艺林说:“马上行动!”会议转移到村西王府砖窑上继续举行。戴金华去通知村西口的郭大伯做好警哨,以他窗口灯光的明暗为信号,并请老戴也马上转移。
雪更紧,风更大,地面上一个个银色的漩涡随时可以抹掉一切痕迹,戴金华出了牛家庄,放心地出了一口气,估计寻寨据点的日伪军很快就要从牛家庄东边包围过来,所以,他转弯出了牛家庄北口,绕道从寻胡村回去。
刚刚出牛家庄二里地功夫,忽然发现东面茫茫的雪光中一群散散零乱幌动的黑点向西爬来。仔细看时,果然是敌人来了。躲避已经来不及了,戴金华急中生智,见附近北边有一片乱坟堆,便低身跑到坟群中,趴在雪地里,黎明前的昏暗中俯卧的土色棉花袍像一座低矮的坟头。
伪军在前,日寇在后,横端着上了刺刀的枪,以新月芽儿阵式包围过来,戴金华紧攥拳头,暗暗的注视着日伪军的一举一动,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跳起来与敌人拼一你死我活,敌人脚踏着吱吱作响的雪地。步步逼近,也许由于那些野兽的目光过分集中牛家庄,而对脚下的情况有些疏忽的缘故。匆忙的从戴金华身边走过去了,而且头也不回的走的越走越远。不多时,那群野兽便悄悄地伏在村口不动了,约过了半个钟头敌人才蹑手蹑脚的窜入村内,他趁敌人进村之际,爬起来闪入道沟,顺道沟赶回寻寨镇。
后来知道,此时县委的同志们顺利转移在王府砖窑上,并密切注视着牛家庄的动向,当看到牛家庄村西口郭大伯的窗灯熄灭时,知晓敌人进入牛家庄,他们随即又从王府砖窑向曹庄、仙庄一带转移。
事后,乡亲们传说,那天早晨,气势汹汹的日伪军砸门破门的折腾了一夜,结果一无所获。天明时分,大街的雪地上跪着一个剥光上衣的人---说是那个报信的汉奸情报员王三,接着是一阵嚎叫和毒打。鬼子头嘟噜着骂道:“八格牙路,你的撒谎的有。死喽,死喽的,八格牙路。”王三有口难辨,只喊冤枉,一声枪响,结果了这个汉奸的一生,这伙气急败坏的野兽怀着不可解的迷惑,拖着疲乏的躯体,踩着泥泞的雪路,悻悻地归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