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干部受到处分之后,自感失去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认为前途一片渺茫,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很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思想和情绪。今年,长沙市各级纪委监委对曾经受到过处分,之后能够及时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并且工作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在提拔使用时仍然予以考虑,同时对仍不能正确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行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情节严重的严肃问责。
让“跌倒者”站起来给迷途知返的干部“搭梯子、压担子”主人翁名叫李元丰,现任开福区新河街道党政办主任。近几年,李元丰一直受到单位上的重用,连续两年获得多项先进荣誉。
在同事们眼中,他就是一位工作踏实、真抓肯干、关心群众、善待同事的“老大哥”形象。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李元丰任劳任怨,责任感强,工作思路清晰,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其实,在很多年以前,李元丰曾经受到过一次严厉的党内处分。
年,李元丰在开福区某街道担任创新办主任期间,负责了辖区的网格化工作。当时,街道网格化指挥中心需要进行装修,李元丰利用工作便利,竟然将标底悄悄透露给了一家公司,使这家公司在街道网格化建设项目中顺利中标。事后,李元丰收受这家公司所送好处费。经过纪检部门查实之后。年7月,开福区纪委给予李元丰留党察看一年的党内处分,并且按组织程序,免去了他试任的工作职务。
受到处分之后,李元丰情绪消沉,心灰意冷,总觉得往后的一切都是“灰暗”。今后,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在单位工作?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就在这个时候,组织没有放弃他。为了让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变压力为动力,重整行囊再出发,开福区纪委监委开展了定期回访、交心谈话、教育帮扶等一系列工作。
知耻而后勇。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李元丰把纪律处分当作鞭策自己的动力,从根除身上存在的顽疾入手,从开展好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抓起,慢慢地,领导们、同事们对他开始重新了解。
那么,曾经受到过处分的党员干部,是不是就再无缘单位的重要工作了呢?其实,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中,确实不乏能力突出者,适时给那些迷途知返、认真整改的干部“搭梯子、压担子”,才能真正实现纪律处分治病救人的初衷。
年7月,李元丰调到新河街道之后,主要负责文明创建工作。经过组织一段时间的考察,逐渐接手街道创新办的工作。
年6月,李元丰担任开福区新河街道党政办主任一职之后,经常会涉及到街道的财务事宜,只要经他手的每笔账务,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池。新河街道纪工委也仔细观察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按照程序,街道大额的经费,都要通过纪工委的审查才能进行运作,街道同事们发现李元丰的规矩意识特别强,对财务细节更是十分敏感。
今年,开福区对十八大以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47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行了逐一回访。一方面,听取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纪检负责人以及群众对受到处分人员的现实表现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谈心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分析所犯错误的根源,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积极工作,尤其对表现优秀、积极上进、群众认可的同志,大胆重新使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今回想起当时的错误行为受到组织处分,李元丰觉得就是一次最好的人生教育课。
开福区纪委通过对李元丰同志本人和新河街道工委、纪工委的相关同志进行谈话,了解到李元丰在年受处分之后,能够逐渐放下思想包袱,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因为工作实绩突出,受到领导、同事、群众一致好评。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监督执纪工作的本意所在。长沙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将依规执纪的硬度与教育帮扶的温度相结合,在依纪依规查处的同时,深入细致开展教育帮扶和后期回访,让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产生纠偏改错的内生动力,重建信心、走出低谷,重新焕发工作激情。
”来源:长沙观察丨编辑:周媛
审核:周旋
黄轶黄奕霖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