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房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菏泽加快

在9月5日上午举行的菏泽市城市工作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孙爱军铿锵有力的讲话,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菏泽的区域定位和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随着《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的提出,菏泽将全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教育、医疗、养老、旅游高地,建设立体化交通。

(会议现场)

到00年,菏泽将全面完成成方连片棚户区改造,初步建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市,年将建成四省交界地区最具增长动力、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独特魅力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一栋楼房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

菏泽城区东西南北,打造“四个新区”

目前菏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是发展所需、竞争所迫、机遇所赋、民心所向。按照建设规划,菏泽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全面着手,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菏泽东部将有序退出化工产业,完善服务功能,加速产业升级,打造空港新区;

西部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产业,打造未来科技城;

南部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活居住等产业,打造高铁新区;

北部突出发展文化教育、现代服务、生态旅游等产业,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北城新区。在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菏泽将坚持中心带动、错位发展、协同一体的原则,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点对接”的城镇体系。

坚持强根铸魂,建设文明礼仪之城

会议指出,全市将将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划定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好“外圆内方”古城整体格局,保护南华街、水洼街等历史街巷、民居院落,延续传统街巷肌理和传统空间格局;高水平建设一批特色历史博物馆和名人雕塑、历史事件雕塑,让文化符号俯拾可见、深入人心。

城市建设从横向发展向立体建设转变

科学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在城市规划区和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高校园区等各类园区,以及重要经济目标区、新建民用建筑,依法修建防空地下室,在高铁站、火车站、大型城市公共设施和终点区域,做好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实现城市建设从横向发展向立体建设转变。

到00年,市区新增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开发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3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根据会议部署,菏泽将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重点做好高铁新区、城市出入口、主干道、赵王河两岸、万福河沿线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明确建筑风格色彩,突出城市特色风貌,使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形成“一栋楼房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

养老、医疗、教育、旅游齐发展

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确保每个新建小区配建规模适当、满足需求的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00年前市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

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工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助力教育产业发展,在城市北部和西部分别建设一处普通高中,打造一批省内知名学校。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市职教园区和牡丹区职教园区,推动菏泽学院筹建菏泽大学和菏泽医专建设本科院校工作,集中打造菏泽大学城科教集聚区。

医疗

全市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改扩建,医院服务能力,力争到00年新增“三甲”医院1-家,且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引进培养一批知名专家和领军人才,建设一批有影响医院和医疗专科,将菏泽打造成四省交界处名副其实的医疗高地。

养老

全市将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全力打造养老服务高地,所有社区将配套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着力发展一批高档养老项目,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旅游

在旅游产业方面,将深入挖掘整合“一都四乡”文化旅游资源,提升“牡丹之都、好汉之乡”品牌特色,打造牡丹旅游小镇、彭湖湿地音乐旅游小镇、汽车小镇、穆李生态园、牡丹高科技产业园、胡集文化旅游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和项目,加快旅游业与文化、工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区域休闲娱乐中心。

建设便捷畅通之城

外有机场高铁高速航道

加快推进菏泽机场建设,力争年完成投资18亿元的机场一期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铁路(高铁)建设,抓好鲁南高铁菏泽段、京九客专菏泽段和菏泽至徐州铁路建设,力争00年鲁南高铁菏泽段通车。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00年前确保东新高速、德上高速巨野至单县段、枣菏高速菏泽段建成通车,濮阳至菏泽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形成完整的中心城区环城高速框架体系。

着力打造绕城交通框架体系,强力推动市区道路和桥梁建设,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打造区域交通枢纽。

加快推进国省道建设,市内全部国道及部分省道提升改造为一级公路。

加快推进航道和港口建设,00年前新建航道85.8公里,新建港口4个。

新万福河复航一期工程年底完工,新万福河航道二期工程、郓城新河航道工程00年建成通航。

内有“15分钟生活圈

消灭老城区断头路。打通青年路、解放街、曹州路等6条城市道路,00年市区内消除断头路,提升市区微循环能力,完善城市路网。

新建城区道路34条,提升改造南京路、上海路、南外环东延段、闽江路等城市道路,加强主城区与机场、高铁站的快速交通联系。

完善公交场站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优化公交线路,00年前每年增加新能源公交车辆,公交线路发展到50条,实现城区所有办事处通公交。

加快BRT快速公交建设,实现城区到县城通快速公交。积极探索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公共自行车网点布局,继续增加公共自行车数量。建设城市步行交通系统。满足居民近距离出行、休憩与公共换乘需求,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控制平台建设,00年前对满足路口渠化设计的道路全部提升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满足城市功能和交通布局,规划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库),满足城市静态交通需求。

创造“宜居菏泽”

城市东部规划建设第二水厂

抓好供电、供热、供气、供水、排水、消防等市政设施建设,各类管线在道路建设时一并实施到位。在城市东部规划建设第二水厂,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打造坚强智能、可靠优质的中心城市电网,提高供电灵活性和可靠性。加强城市热源建设,完善多点供热网络,00年实现市区供热全覆盖。

统筹规划城市天然气管网布局,加强天然气主干管建设,优化支线区域管道建设,实现多点供气管网互有互通,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开发改造“三湖七河”

实施城区河流湖面连通工程,开发改造青年湖、双月湖、雷泽湖及环城河、环堤河、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七里河、思源河“三湖七河”,把万福河打造成为城区内河,形成城区万亩水面,打造滨水宜居宜游开发空间。

居民出行“米见绿、米见园”

加强中央公园、环城公园、环堤公园、赵王河和洙水河公园、万福河湿地公园等城市绿地建设,抓好沿河、沿路和组团间绿化,加快城市片林建设,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居民出行“米见绿、米见园”的目标。

充分利用水系和隔离绿化组织城市绿地,形成“点”“线”“面”“环”“楔”相互渗透的网状模式。科学选种城市绿化树种,丰富绿化花卉品种,进一步凸显“花城水邑”和平原森林城市特色。

新建小区均按海绵城市理念建设

以赵王河上下游、城北、高新区、城南、东南湖区等片区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全面提升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能力。

到00年,城区建成区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市区内新建道路绿化、新建小区均按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开发建设措施。

到00年,城区建城海绵城市38.5平方公里。

到00年全年“蓝天白云”达到60天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实施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日处理能力由16万方扩容到3万方;新建皇镇、陈集、牡丹产业园等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污水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白癜风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fc/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