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
端
wu
午
jie
节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舒頔《小重山·端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因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年6月21日,新河社区联合蒙正公益开展“宜居在新河月月有精彩”主题端午节活动之“佩香囊赛包粽传习俗促和谐”,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生活氛围。1
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本次活动为社区居民们准备了红枣、蜜枣等粽子材料。活动现场,只见粽叶在阿姨们的手中上下翻转,不多时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做好了。
2
佩香囊
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此次活动为大家准备了防疫香囊,祈求大家都能平安喜乐。
3
射五毒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是古代盛传的五大毒物。在端午这天,古人用弓箭射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以驱除“五毒”,防害防病,被称为“射五毒”。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
本次活动,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民俗文化魅力,让大家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活动,感受到了社区温馨和睦的邻里深情,让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