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街坊都知道西樵岭南文旅特色浓,
那么你们知不知道岭南水乡风貌
和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相当明显的呢?
在佛山市启动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建设后,西樵镇初步确定了西樵镇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的主题——“文、武、韵、善、淳”。并选取了上金瓯、简村、百西、新河、岭西等5个行政村居,打造成为佛山市美丽文明示范村居。做到“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和“宜居住、宜休闲、宜观光、宜旅游”。着重突显西樵村居的历史文化。
西樵“文”,一脉书香子孙承“书香金瓯”
松塘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进士、翰林学士辈出。以其作为上金瓯的建设核心,打造“书香上金瓯”名片。
除了保存原有的古老坊巷和“明德社学”,“养正书舍”、“培元书舍”、“汇川家塾”、“孔圣庙”等众多家塾书舍,定期举办翰林文化节等活动更是增添其文化底蕴。
(翰林文化节万人争过翰林门)
今后将根据其自身特色进行规划:
(1)规划翰林名人大道,将历代书香名人展示出来,强化“书香”品牌;
(2)将“养正书舍”、“培元书舍”等古书院改造为儿童国学馆、文化书屋等;
(3)规划建设多个不同主题的文化公园、广场及文化长廊,强化书香文化气息;
(4)以松塘村风水塘及广场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村文化核心区;
(5)增设新的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和完善本村文体场所、图书室、活动中心等。
上金瓯社区作为美丽文明村居精品村,在上级部门投入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西樵镇另外投入万元,对主要入村道路进行外立面改造。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预计7月中即可进场施工,年底即可完成该项目改造。
西樵“武”,武术国粹韵味强
文武岭西
作为广东省武术、狮艺及桑基鱼塘文化特色村的岭西村,武馆林立,武术国粹韵味强烈。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西樵镇政府在强化武术文化氛围的同时,还根据其桑基鱼塘的布局,进行特色规划设计:
(1)规划建设武术及狮艺文化广场,强化武术文化氛围;
(2)建设武术之乡旅游驿站,完善旅游服务配套;
(3)加强村落河涌及水系整治,打造桑基鱼塘生态区;
(4)建设环村路,完善交通系统;
(5)村委会前道路沿街界面整治。
目前,岭西村已制定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细化方案,把评分标准中的每个指标进行量化,已基本确定建设项目,并进入细化设计阶段。
(岭西村狮艺武术参加狮王争霸比赛)
西樵“韵”,岭南水乡韵味浓“古韵简村”
古祠堂、古井、古巷道、古桥、古树、文物建筑是简村的一大特色,形成了水网——埠头——巷门——麻石路——传统建筑——古宗祠的街巷格局。
(陈启沅纪念馆)
为建设打造人文历史型+乡村旅游型特色村,西樵镇政府结合其历史建筑进行特色规划:
(1)“两个活化”,活化简村村众多古祠堂、古井、古巷道、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尤其是70余处的水埠头,通过水埠头景观的改造和提升,活化水系,打造文旅强村。
(2)利用好现有的众多的古建筑载体,保护和继承好粤剧、粤曲、龙舟、龙狮等民间传统技艺。
(3)进行河涌及驳岸整治;进行巷道截污改造。
(4)村入口、主要界面、重要公共建筑周边及河涌沿线进行立面改造。
(简村北帝诞天姬送子)
西樵“善”,和善百西有内涵“和善百西”
具有多年历史的村头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是南海区“十大古村落”;村内众多“镬耳屋”古民居及麻石古巷,具有古典岭南水乡风貌,村内宗祠众多,其中潘氏大宗祠最于年被评为“西樵最具魅力古建筑”。鱿鱼岗古人类贝丘遗址为省级文保,村内古庙众多,文化内涵丰富。
同时,村中非物质文化丰富,如:竹织灯笼、竹织雨帽,入选佛山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单。一直保持着“卖懒”、龙舟赛、“行清”、“分胙”、“开笔礼”等民俗风情。
为延续百西多年的历史底蕴,百西的规划更是以活化历史遗存为主:
(1)村头村文化愿景提升,强化古村特色;
(2)村中心的风水塘清淤及河岸治理,同时滨水绿化改造,增设文化设施;
(3)鱿鱼岗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
(4)百西非物质文化展示馆规划与建设,培育和传承百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村主路沿线景观不佳,进行专项美化整改。
(微电影《南狮梦》在百西村头村潘氏大宗祠开拍)
目前,百西社区进入建设项目筛选,预计7月可进入实施阶段。
西樵“淳”,淳和新河建美村“淳和新河”
民居绕山而建;桑基鱼塘星罗密布。通过公园建设等主要措施,创建宜居美村,促进村民爱家意识提升,打造“淳和新河”品牌和名片。
规划建设村级文化公园1处及头巷尾绿地多处;各村配建文化楼;规划建设1个村居文化中心,并配套一批较好的文体活动设施;创建1个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粤剧、粤曲、龙舟、龙狮),创建2-3个业余文体队伍或社团。同时定期举行文艺惠民活动。新河建设项目正进入筛选阶段,预计本月可进入实施阶段。
这么多西樵美村,
小编都想请假去旅游啦!
文
图来源南海西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