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订阅我们看下一条
刘秋口村隶属河北省新河县白神首乡,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紧邻青银高速入口,高速引线、神无线自村东交叉通过。村庄面积亩,耕地亩,全村共有户、人,现有党员39名,两委班子成员5名。
围绕“战斗堡垒”要求
着力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近年来,刘秋口村紧紧围绕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美丽乡村、乡风文明、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在新华社帮扶工作队及县委办公室、县电视台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树立“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致富产业、推进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户家庭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向小康生活的迈进。学习宣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研究扶贫脱贫工作
围绕“产业兴旺”要求
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刘秋口村落实精准扶贫和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关键措施。发展林下经济年,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该村依托产业扶贫资金和本村余亩的环村林网,大力发展香菇大棚个,占地亩,年,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纯利润达20万元,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年底利用新华社帮扶资金建成了高标准大棚8个,年建设了新华社援建二期—鱼菜共生大棚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主体已建设完成。建设石磨面粉厂为了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村集体收入,经多方考察,刘秋口村发展了石磨面粉加工产业,主要生产全麦面粉,每年可生产面粉吨,实现产值万元,农户每亩可增收元。使用“河北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示范田”标识,开设了淘宝网店,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年,在县委办驻村工作队协调跑办下,该村采用投资商+扶贫资金的模式,投资40万元,在村小学屋顶建设了5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每年村集体经济可收入3万元。在河北省“千企帮千村”活动中,河北晶龙集团资助建设了8.9千瓦光伏电站,年收入约1.2万元。年利用扶贫资金建设了一座KW村级光伏电站,该电站现已并网发电,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发展畜禽养殖基地在树下建设养殖产业园,现已散养0只土鸡和0只非洲雁。围绕“生态宜居”要求
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刘秋口村积极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高标准完成了村庄绿化、亮化、硬化、民居节能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升级等15件实事项目建设,该村进行了村庄建设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重新规划了村级学校、文化广场、卫生室、临街门店等基础设施等布局,并进行了高标准建设,使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平整整洁的胡同
围绕“乡风文明”要求
着力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刘秋口村注重在村民中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治、法治、孝治相结合,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农家书屋投资6万元购买图书上千册,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图书架等设施,专门的管理员负责图书室每天定期开放,方便群众读书学习。打造法治宣传长廊和文明礼仪宣传一条街潜移默化教育村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全村社会文明程度。围绕“生活富裕”要求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刘秋口村立足本村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多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土地托管生产模式该村年成立运鸿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入社户,组建了专业服务队,形成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浇水、统一收割、统一回收的“七统一”农业生产模式,农户一方面节约了劳动力,腾出时间进行打工,另一方面节省了农田投入,每亩可节约投入成本元。年该村与碧桂园合作,流转土地亩,全部种上了国槐、白蜡等树种,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中央、省市县的扶持帮助下,在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刘秋口村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年贫困综合发生率降至1.02%,退出了贫困村序列。下一步,刘秋口村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的指挥、维护党的权威、紧跟党的脚步,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把刘秋口村建设的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点击阅读文,找工作,上新河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