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小敬廉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上海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历代廉政名人辈出。他们的事功泽及后世,其清正廉洁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世人其济世为民的情怀持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日前,由上海市纪委监委宣传部编著的《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上海首次大规模对历代名人廉政故事进行挖掘、梳理、研究、编辑。该书全面梳理了三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沪上廉政名人的典型故事,共九十余则。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过程中,学习古代廉政名人事迹,持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推进不想腐的重要途径之一。全面深入学习上海古代廉政名人事迹,可更好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有效加强家风建设,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不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为世所仰,为民所敬

古往今来,廉政是为官的基本要求,不仅要廉洁为官,更要执政为民、为民造福。以上五人,只是沪上历代廉政名人的代表。他们不仅有清正廉洁的品德,又取得了不俗的事功,从而为世所仰、为民所敬。

一是具有经国济世的志向。沪上历代廉政名人从小读书识礼,勤于观察思索,都有经国济世的志向和能力。叶宗行提出治水大略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生员。一开始,“治浦为先”的观点并不占上风。这位松江书生眼看父老乡亲饱受水灾之苦,就遍查典籍,并对水利设施进行实地勘察,最后得出了以导代堵的观点。他不仅提出治水建议,还亲力亲为指挥治水。最终,既有效治理了水患,又形成了上海地区的新河网格局,极大促进了这方土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具有一心为民的情怀。沪上历代廉政名人大多有着丰富的为官经历,始终能够做到为官一任、兴利除害、造福一方。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正是为民辛劳,才为民所敬。

三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文章。沪上历代廉政名人不仅道德情操高尚,而且精于著述,不少人留下了诸多著作、书法等。无论是陆陇其从祀孔庙,还是秦裕伯屡拒征召,其表里如一的道德文章足以流芳后世。

四是具有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无论是潘恩在任上勇斗藩王,还是曹锡宝上疏弹劾权臣家人,都显示了文人士大夫的铮铮铁骨。古代上海人、江南人虽看似文弱,但他们对正义的坚守是始终如一的,足以在古代监察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书香上海

审核:张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fc/8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