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前,30万同胞惨遭杀戮。今天,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幸存者影像记忆素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80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仇秀英年4月5日出生,现住鼓楼区新河一村。80年前,仇秀英的母亲死在日军的枪下。为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仇秀英老人曾赴日作证。老人告诉大家,这些年,一些日本友好人士常到家里看望自己,这让她很感动。80年过去了,仇秀英老人对母亲的思念从未减少。
年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第二场活动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图为仇秀英失声痛哭。
阮定东年5月出生。南京沦陷后,阮定东的爷爷阮家田带着全家逃难至燕子矶江边时,被日本兵刺伤了大腿及腹部,因伤势过重,不幸逝世。
阮定东老人告诉大家,自年纪念馆将爷爷阮家田的名字刻上了遇难者名单墙后,全家从此有了祭奠亲人的地方。老人说:“希望我们这些幸存者能够用亲身经历,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证,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图为阮定东手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爷爷阮家田的名字,讲述一家人在南京大屠杀的遭遇。
图为阮定东手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爷爷阮家田的名字,讲述一家人在南京大屠杀的遭遇。
熊淑兰,年9月14日生。年,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熊淑兰的大妈被日本人轮奸,第二年,大伯也被杀害。她曾亲眼看到,江东门的桥被炸毁后,日军用中国百姓的死尸堆成一座又高又长的桥。
潘巧英,生于年11月19日。年冬,日军进城时,潘巧英全家五口逃难到孟家场一处房屋。她亲眼目睹刚从厕所出来的爷爷潘兆生被突然进村的日军刺死、一名妇女连同她刚生下的孩子和一位躲在厨房门后的老太太被日本兵发现后,接连被杀害。潘巧英躲在灶膛边幸免于难,后发现父亲潘荣富被刺死在路边。其妹妹在躲避日军抓捕中也不幸身亡。
张兰英,年12月6日生。大哥张怀芝被日本兵捆绑起来,腿上刺了一刀,母亲和张兰英求饶,最终日本兵才放过他。
这样悲伤的故事不胜枚举,但是,像他们一样健在的幸存者越来越少了。
12月10日凌晨,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走了,享年岁;
11月15日,曾是馆里年龄最大的义务讲解员佘子清走了,享年83岁;同日,杨明贞老人去世,享年86岁……
还有他们……
目前,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人数,已经不满人。历史已过去80年,年龄最小的幸存者也已超过80岁。
国家公祭日需全体国民参与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举国上下祭奠遇难同胞之际,作为国民一员,你该如何参与国家公祭日呢?
“灾难的历史,理应成为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更需全民一起参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首先,你要了解国家公祭到底为了祭奠谁?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法案,国家公祭对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具体包括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12月13日公祭日当天,也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张建军等专家建议:为遇难同胞送上一篇悼文或几句祭语,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悼念;打开电视、广播或网络,随时注意南京主会场的公祭仪式,在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刻,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在警报声中肃立、默哀;临沂白癜风医院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