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地质地貌简介

地质

新河县域为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与交接洼地,是河北平原的一部分,在构造体系上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沉降带。进人中生代以后,特别是进至新生代以来,河北平原又经历了强烈的活动变化,地壳大幅度下降,接受了厚薄不等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堆积物,而形成为今天的地层。新河县域内的厚度在-米之间。

从石家庄至济南有一条北西西向的横隆地带,这是地质史上新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横隆带。从中生代白垩纪晚白垩世(距今约万年以前)这个狭窄的横隆起内部又发育了一些北东向展布的凸起(地垒)和凹陷(地堑)。最西边的束鹿凹陷内最主要的断裂带为牛家桥一百尺口断裂带,新河县就位于这个断裂带以东。

从整个新河县域来看,这里古河道纵横交错,最古老的古河道尚能见到一些零星分散的沙丘、洼地等遗迹;近期河流故道痕迹则保存较完好。这些古河道的变迁表明了新河县13世纪以来地质变动的剧烈程度。

地貌

历史上新河县境内多河道。据《史记河渠书》载:黄河“至于大陆(大陆泽)播为九河……入于渤海。又据《地理通释》云:漳河水势湍悍,河徙无常,自周至清流经本域两千多年。县境内到明清时代尚有可考故河道7条:即小漳河、葫芦河、绛水、漱河、堂阳渠、漳水、滹沱河。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受古黄河和子牙河水系的影响,洪泛频繁,交互淤积,逐渐孕育而成的地形大体是平坦的,但微地貌类型较多,沙丘(缓岗)、准缓岗、二坡地、河道决口冲成的槽状洼地,以及残存的故河道等皆有。全县总的地势是南高而北低,中间高而东西两端低。县南界的桃园、邢彦、南小寨黄海高程为26-27米;西部的荆家庄和东北部的挽庄为25来左右;中间的郎家屯、秋口、白神首、来远庄等地为26米左右;东、西县界边沿均在25米左右。

按地形全县大体分四种类型

(一)卑湿积涝地

主要分布于滏阳河附近的仙庄、王府、西李家庄、北陈海、中陈海、南陈海、盖家村、贾家村、荆家庄、西杨家庄、埝城等地,面积34平方公里(5.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39%。本地带临近宁晋泊,地势低洼常遭洪涝之害,积水下沉,地表卑湿,土壤盐化较为严重。

(二)沙压地

县城内沙压地较多,于中部(偏西)向东北或北形成丫形沙带。南端从沙里王村、南庄迤逦东北.经西团村、苏田至杨家庄、白杨林一带分为两股:一股向北,经北张化、西郑家庄,止于葛赵庄;一股向东北,经申家庄、,南宋家庄、东边仙庄、徐十户、宋家寨而入冀县境。沙带宽-,米,包括58个村疰,面积平方公里(17.4万商),占全县总面积的31.7%。沙带内大小沙丘列布,最高者达37米,地表起伏不平,遇风尘沙飞扬。

(三)低洼地

境内洼地分布有三:一是东部洼地,系小漳河故道,或是河流泛滥决口冲成的糟状洼地,包括亭则头、河沟、东良家庄、雅家寨、西千家庄、南冯召、台家庄等地的大片洼地;二是西部洼地,系葫芦河、湫河故道,南起沙里王村,顺沙压地西侧,断续住西北,经北社兴、东团村、西郑家庄,止于付兴庄。三是杨十户、徐十户、仁让里洼,以及沙岗附近的零星洼地。洼地较周围平地低1-2米,面积16.2平方公里左右(2.4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这些低洼地,常遇涝积水,多为潦荒。

(四)平原地

除上述三种地形外,均为平原地,计个村庄,面积.8平方公里(3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4.6%。此地区地势平坦,宜于耕作。

赞赏

长按







































白疯殿初期图片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jq/2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