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故事之新河一甲的名人故事

新河一甲的名人故事

文/何文芳

新河村,位于西樵镇西部,东与岭西村交界,南与太平村隔河相望,西与稔岗村为邻,北接百西村和民乐村。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民国初期属先登堡,建国初属先登乡。年土改后仍属先登乡。年8月属民乐公社,为新河大队,办公地址设在五七甲。一甲村,元至元年间(年)开村。位于新河村民委员会北部。聚落沿螺岗西北侧呈块状分布,坐北朝南。祠庙有张氏宗祠(远泽堂)。合作化时建立群英农业生产合作社。村民姓氏主要有张、麦2姓。一甲人才辈出,至今流传着不少名人故事。

(一)张琯生,字锡祥,号翥云,南海西樵新河一甲村(四队)人。14岁失去双亲,贫苦力学,21岁参与由督学胡瑞澜主持的学院考试,名列第一,补县学生员。同治十一年(年)考上举人。光绪九年(年)成进士,派进户部河南司主事,力充主稿、监印和收发等差事,职务勤谨,受到上司所倚重。张琯生为人廉静寡欲,不慕名利,代人温纯好义,乐于助人解困,热心公益,妥善解决了桑园围内的上利纷争。至于建祖祠、修书院等公益事宜,无不尽心竭力。晚年清贫好学,目不释卷数十年。张琯生在一甲的祖居至今仍保存完整,由其族人代为维护。张琯生的儿子张伯聪(张贤初),是晚清举人,孙子张岱保(真名张岳英),为年西樵新河小学开校第一任校长,退休后定居广州,安享晚年。

张琯生祖居

(二)张国桢(—年),字星羽,新河一甲村(四队)人,曾随同蒋介石一度去日本仕官学校留学,广东黄埔陆军速成学堂第三期毕业,北洋陆军武备学堂肄业,曾任广东新军混成协队官、参谋。张国桢于年加入援闽粤军,任少校参谋、福建永定县长、粤军第五路副指挥、广东军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年任粤军第二军卫队司令、第二军命令传达所所长。年任第二军三师七旅、第二军总参议兼粤军军官研究所所长。年8月,任粤军东江总指挥,11月任建国粤军第四军中将军长。年任南路八属剿抚总指挥,为当时国民党广州政府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许崇智的亲信部下。年8月20日,国民党元老、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这次暗杀,成为国民党内一次暗中的权力角逐,蒋介石以国民党右派涉嫌最大为名排挤许崇智,许崇智的几个得力亲信部下被抓,其中包括张国桢。张国桢被抓之前,有人收到风声,劝其赶快逃走,生性耿直的张国桢义正辞严地用广州话说:“昂居!廖死关我屁事?我使乜走?!”可是张国桢不知道,他早年与蒋介石同在援闽粤军总部任参谋时,蒋已对他怀有积怨,有心借此铲掉他。最终,张国桢、梁士锋、杨锦龙三人于同年10月12日被蒋介石下令枪决,而梁鸿楷等则向蒋介石上交了一笔巨额“报效费”之后,被释放。(资料来源:叶少华《有关张国桢的有关情况》)自此,张国桢的上司许崇智逃离上海,后辗转到了香港,从此退出国民党政治军事舞台。(三)据村中老人回忆,新河一甲还有一个名人,叫张尧成,史料上暂时未能查阅到此人具体材料,相传晚晴光绪年间为水师将帅,与李鸿章同期,也曾经带领水军部属驾驶船舰回到家乡西樵,后因北江闸小,不能通过,于是抬轿步行回新河。以下是新河一甲村村民广为流传的故事。晚清无能,被日军肆意侵略,清朝急需兵源反击,身为水师将帅的张尧成马上派遣亲信速回南海西樵家乡集结兵马抗击,当乡亲们听日军侵略后,激愤万分,不到一个下午便召集了周边张氏“六房”的青壮年乡亲30多人,他们连夜赶往台湾海峡抗击日军。由于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带去的三十多个乡亲无一幸免。张尧成及几个部下英勇顽强,幸免于难,战败后,他们退回广州待机再起。而此时,他带领水军抗战日军的事迹被慈禧太后及当时任海军司令李鸿章获悉,于是急下圣旨,本意是要召回京城嘉奖这位抗日英雄的,但张尧成不懂其意,误以为会连累部下,于是在广州吞金而亡,那时他才30多岁。虽然历史上没有具体记载这个人物和事件,但张尧成保家卫国,奋勇抗敌的精神一直激励后人,为后人所称颂。后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暴行、凶残成性,简直灭绝人寰,令人发指。据新河一甲村里的一位老人回忆(他当时只有6岁,是亲眼目睹),在日军进村扫荡期间,有一天,日军巡视到新河一甲村大塘边,看见围栏边放有几颗弹壳,日军顿起疑心,马上将那间房屋的女主人抓了起来,这位女主人当时大约五十岁,她的丈夫就是跟随张尧成去收复台湾而死的其中一个。日本鬼子严厉审讯她,逼她招供窝藏了游击队,更残暴地硬按着老婆婆的头进塘水里,不断灌水。女人昏迷,随后又被拖上岸来,在其身体上猛踩,踩出肚子里的水,反复不停,直至老人昏死过去才罢手离去。幸亏老人福大命大,昏躺在塘边数刻,最后苏醒过来,得以生还。

感谢为《西樵故事》的采编和出版提供帮助的单位及个人

赞赏

长按







































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jq/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