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衣
有一年冬天,冷得甭个①提啦!在一个大财主家里有一个扛活②的穷人,身上穿的一件破棉袄真不知有多少辈儿啦!白天干—天活,到了黑个还得给财主推磨,一推就是多半宿。这么冷的大冬天,推一会儿磨还出汗哩!
大财主象个大笨猪,脚蹬毡翁靴,脑瓜儿上扣着个热壶套帽子,身上裹着狗皮大衣,里外裹了个不透气,还嫌冷。他见扛活的光着脑袋冒热气,心里直纳闷,就问是怎么回事。扛活的才一听很生气,心眼一转悠,又压住了气头,笑着对财主说:“东家,会你我也不用瞒着,我这棉袄别看破,这是件正二八经的宝衣,是老天爷赐给老祖宗的,传了多少辈子记不准了,这一辈子传给了我,它叫火龙衣,三九里穿着,睡在野地里不干③说冷的。”财主听了信以为真,要用狗皮大衣换“火龙衣”。扛活的越说不换,财主财迷心窍,越是要换,最后说再给添二十吊钱。扛活的依了,说:“这件祖传宝衣保贯了穷人,要保你,恐怕它不肯,只有你今黑个在庙里烧烧香,上上供,到半夜睡在院里老槐树窟窿里,火龙衣才认你为主人啦!”财主听了,只好照办。
第二天,财主婆满街吱呀④,说丢了老头子。不知是谁对她说庙里那树窟窿里有一个人,财主婆急忙跑去一看,老头子挺梆梆地躺在里头,昏天黑地地哭开了。扛活的穿着狗皮大衣挤进人群里,对财主婆说:“别哭了,东家好造化,用狗皮大衣换了我的火龙衣,你看,把树都给烧糊了,东家热得升天啦!”财主婆听了气得立时挺在地上。
从那以后,“火龙衣”的故事一辈一辈传下来。财主冻死在槐树窟窿里,都说槐树成了鬼木,到现在盖房谁也不愿用槐木做檩梁⑤。
注释:
①甭个:新河口语,“不要”的意思。
②扛活:新河口语,指旧时农村里的穷人给地主打工。
③不干:新河口语,“不会”的意思。
④吱呀:新河口语,“叫唤、喊叫”的意思。
⑤檩梁:一般在农家盖房的时候,涉及的多,现在楼房没有这样的结构了。梁是房顶最下面的几根木头,比较粗,承担着檩子,檩子比梁要细点,在檩子上面,就是椽子,椽子要比檩子还要细些,椽子上面,就用席子或者高粱杆,草帘子等等覆盖,再加上土或者石灰土等夯实,就是屋顶了。
(明日请看《新河史话》聪明人故事——木匠和法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