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舞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决心
向建党百年献礼
由汉川市博物馆举办的
“迎建党百年祝福颂祖国”文物图片展
春节期间在汉川市体育馆展出
此次展出的四十块展牌,不仅有汉川四件国宝参与,更有全国顶尖博物馆的35件国之重器亮相,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表现了文物在此次疫情中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彰显了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参观的观众无不对这些绝无仅有、精美绝伦的国宝赞不绝口,特别在家乡的国宝展牌前流连忘返,极大地激发了观众们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怀。
此次文物图片展从2月18日——2月26日,共展示9天。从今年3月份开始至6月底将在汉川市各公园及相关景区巡回展出。
(作者:王芙蓉)
让我们来认识咱们汉川的四件文物“国宝”吧~
1
大银锭
元代现藏于汉川市博物馆
元代银锭
年汉川县新河镇民乐丁岗村出土,银锭上大下小,呈古帽状,正面比较光滑,其它各面较粗造。正面有三行铭纹,即“上上洋点”、六十七号、洪顺合记”。通高15.5厘米,面长40厘米,面宽16.5厘米。下部26.4厘米,宽13厘米。重量49.28公斤。如此重大的银锭为目前湖北地区所罕见,全国亦不多见,这一文物的出土,无疑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湖北地区的金融、货币、银材铸造、储藏运输和地理变迁等诸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
银锭寓意银山铁壁,人定胜天。在此次抗疫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医护者们逆行出征、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志愿者们踊跃参与,他们的臂膀如铜墙铁壁,为人民筑起了抗疫新长城,守护着人民的安宁。
2
铜弩机
西晋现藏于汉川市博物馆
西晋铜弩机
年在马口严家山张周湾出土,同时出土文物还有铜洗、铜棺钉、银发叉等。铜弩机廓长18CM,宽4CM,望山长9CM,悬刀长9.5CM,重3公斤,廓周有两条血槽,望山及廓周由两个机栓横穿衔接,栓长9CM,栓端有8条瓣纹,似蒜驼状,整个器物无锈蚀损坏现象。这组西晋时期文物的出土,填补了我市西晋时期出土文物的空白,同时为研究西晋时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而西晋时期文物在我省也发现不多。
弩机寓意勠力同心,生机盎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待到春暖花开生机盎然日,就是战“役”胜利时。
3
双孔石铲
新石器时代现藏于汉川市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磨制双孔石铲
年汉川县南河乡乌龟山遗址出土,双孔石铲呈淡青色,系水层岩石制作,通体磨光,刃部极薄,有峰口。刃部为“月”形,石铲上部有2个圆孔,大小一致,孔为两面对钻而成。这件石铲是五千年前南河的祖先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的工具,铲上的小孔是为便于扎木柄而钻的,虽然石铲上的两个孔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生产力及生产工具极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在石头上钻出两个对穿对过的小孔是相当困难的,是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双孔石铲在汉川属首次发现,实属罕见。
石铲寓意磐石之固,人间皆安。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恰似试金石。检验了中国精神的伟大,淬炼出民族精神的火花,传递了中国温度,彰显了中国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大国担当。
4
铜盉
春秋时期现藏于汉川市博物馆
春秋铜盉
年在原城关西街火猴山广播站门前的修街工程中出土了一尊春秋铜盉,据分析,此处应为一春秋墓,同时发现有铜簋、铜鬲、铜舟等文物,这些文物和铜盉应为组合器物,铜盉为敞口,口延残缺,腹部上部饰蟠虺纹一周,上部为鬲形,且为素面,鬲上有流和龙首銴,板长20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15厘米,重2.15公斤,板长端饰蟠虺纹,通体呈绿色,造型端庄和谐,雄壮美观。
铜盉寓意同舟共济,爱好和平。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请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