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少数不法分子打着投资理财和互联网金融的幌子,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利用广大群众迫切投资获利心理,编造各种投资名目,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大肆敛财。众多参与者因不辨真伪上当受骗,进而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大量残酷事实和教训证明:非法集资是“陷阱”,不是“馅饼”。非法集资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社会公害,是政府明令禁止并重点打击的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能力,维护我镇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我镇将继续大力打击非法集资活动。
一、新河镇利用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会上,钟杰镇长给全体机关干部就当前防范非法集资工作进行部署。会议上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市处非办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标本兼治、固本强基,不断提升政治能力、鉴别能力、应对能力。
二、新河镇利用集市机会,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公开信、现场讲解非法集资知识,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抵制非法集资活动中来。
三,我镇经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机会开展非法集资宣传,并进行非法集资风险大排查。
我镇将不定期对非法集资活动进行防范和处置,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性,自觉加入到抵制非法集资活动中来,降低我镇非法集资事件的发生风险。
如何防范
非法集资陷阱
非法集资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财产安全,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我国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活动。为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抵制并远离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特征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的
常见手段是什么
1
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2
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3
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
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类似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防范非法集资
“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END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