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新河,河北省中南部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城里人情味重,早上吃个馃子,喝碗豆腐脑或者小米粥,中午焖饼捞面一大碗,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
县很小,城区其实也没那么大,交通状况尚好,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20分钟,所以总会一呼百应,且此起彼伏。
饭局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傍晚5点刚过,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不一定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各种牛羊驴肉啊!是新河的"特色"!因为新河实在没有特色美食,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会先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路上堵车……”,或是说:你几个先进行着啊,主人都会说来晚了自罚一杯酒啊,大家呵呵一笑。
菜上桌酒斟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局正式开始。
新河喝酒的规矩,所有一起先喝三口。喝过头三下后,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大多会成为“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提拔了。比如学校的李老师,他会说这是我们学校的李校长;劳人局的王科长就是王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医院的都成了院长,个体户也会成为老总,诸如此类。
一个桌子上,局长,科长、校长、老总等等比比皆是,全是领导或老板,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跑腿而已、跑腿而已”,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新河人不怎么喝新河本地产的酒,因为很少,外地酒水却是品种齐全,衡水老白干、白牛、十八酒坊、泸州老窖等等……都是新河人常喝的,人既善饮更是豪爽义气。
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先是喝完头三口后便开始挨个打圈,打圈者要用小杯给每人碰上一杯,或者用大杯倒满,圈打完了把杯中的酒喝干,应圈者则喝一小杯或一口。打圈到经常不见或重要客人时,则要“加深(感情)”喝上三杯;桌上每人都打完一圈后,酒量大的人便开始发挥了,即使主人不催,自己也会主动请缨再给大家“加深(感情)”,若对方是女性,就会说“男人不能说不沾,女人不能说随意”,来干,且"干"字说得特别重,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鱼呢?
酒量大的人打完圈后会问还有谁打圈,这时主人会让大家自由结合,不经常联系的再“加深加深(感情)”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于是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几瓶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几瓶酒来,或者要去自己车上拿酒,众人都说:“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不喝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行,那就听大伙的,不喝白酒了,搬箱啤酒来漱漱口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一般来说是崂山的或者青岛的,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
于是,“王局”与“李校长”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赵院长”与“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如桌上有美女,那免不了又平添若干豪言壮语、幽默故事、带色的段子……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过两天再聚吧。”过两天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拎包、拿手机……且不忘相互提醒一下,记着别落东西啊,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咱新河的这种饭局你参加过吗?现在更多的饭局是亲朋好友家人在一起的聚会,饭局文化也正在经历着时代的变化。你知道的咱新河还有那些饭局文化,欢迎留言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