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革命的火种聊城东北部农村第一党支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国家级开发区,位于聊茌东核心区域,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孟营村位于开发区东北部,是个历史文化渊源的古老村庄,该村北靠济聊高速公路,西依四新河连东环大道,南临主城区和茌平区的主干道黑龙江路,地理位置优越,这里百姓安居乐业、人杰地灵。尤其是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代代相守,殷殷相传。

大孟营的红色历史,追溯到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年11月15日,聊城沦陷,抗日名将范筑先壮烈殉国,聊城的抗日统一战线瓦解,日、伪、顽、匪、会(红枪会)纠集一起,形成一个反动的阵营,聊城的抗日革命形势一时陷入了底潮。年,聊城的东北部成为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孟营村人孟筱澎是这里的革命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活动的组织者、发起者。

孟筱澎生于年10月,出身于贫农家庭,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父母虽然都是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但从小就供其读书,7岁时在本村县立大孟营完小学习,15岁考入山东省立聊城中学,年又考入山东省立第三师范,那个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孟筱澎在这里结识了许多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感染了爱国热情,也受到了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并与活动在聊城的中国共产党人姚第鸿、徐公正相识,成为革命活动的积极分子。年8月,经徐公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孟筱澎入党后,即受中共鲁西特委指派负责聊城东北部党的活动开展工作,宣传发动抗日,组建地方党组织,孟筱澎首先返回自己的家乡大孟营村秘密开展活动、宣传抗日主张,发展党员,于年10月在(有2个地点,待落实)家的小北屋里发展了孟景侠、孟昭忠、张宗谦、张景让入党,庄严地举行入党仪式,同时成立了大孟营村党支部,孟筱澎为支部书记。这是抗日活动最残酷的时期在聊城东北部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大孟营党支部成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自觉地担负起宣传发动群众、动员组织群众的光荣任务,配合地方武装力量,支援抗战,共同打击敌人。

从此,聊城东北部农村的第一面党旗在这里高高飘扬,革命的火种开始播撒,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四周燃烧蔓延,先后建立了以袁兆文为首的望店铺党支部,王长岭为首的王洪木党支部,姜继孔为首的姜庄党支部,王成英为首的大李官屯党支部,这些党支部的建立,呼唤着民众的觉醒,引领更多的人参加革命,走向光明。

到了年,抗日环境日趋恶化,孟筱澎的政治身份逐步暴露,成了顽匪三支队政治部主任张占鳌的眼中钉,因其也是大孟营村人,抗日立场摇晃不定,为顾全大局,10月份,中共聊城地委调孟筱澎到筑先县县委任职,大孟营党支部书记由孟景侠接任。同时也把聊城东北的一切地方革命工作也交由孟景侠负责。孟景侠原名孟宪明,年生于山东省聊城市大孟营村农民家庭,父亲孟昭申是教书先生,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弟兄四个,排行次子。少年在本村县立第三孟营完小读书,年又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在本村完小任教。年中共聊城鲁西县委决定成立聊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并拟派张武云为县长,孙寒光为政府秘书,并决定把聊城县划分四个区,孟景侠同志被任命为四区区委书记,其工作范围就是以大孟营村为核心的聊城东北部地区。此后,在孟景侠同志的领导下开始了艰苦的抗日斗争,当时聊城的政治形势是,日军经常出城扫荡,摧残抗日军民;日军组织宣传班随军进行反动宣传,瓦解抗日军民的斗志。为抵抗日军活动,大孟营党支部在及艰苦的环境中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向群众宣传、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扩大抗日政府的影响,使群众真正认识到日军侵略中国的本质。二是加固围墙,组织群众成立联防自卫队,增强村庄的自卫防护能力。三是向周围村庄输出抗日思想,继续发展党组织,壮大抗日力量。

到了年,大孟营村成为聊城东北部的革命中心,在大孟营党支部的进一步带动下,村里成立农会、妇救会,组建了民兵组织钢枪班,党的活动进一步发展,抗日活动逐渐进入高潮,宋满刘、安庄、李家井,桑家海等十几村都相继建立了党支部,县委决定建立第四区抗日政府,武大觉任区长县委委员,刘子华任区委书记,孟景侠任副书记。聊东党的活动便由秘密转为公开。

这些地方党组织不断地努力,发展了大量的党员,并先后组织了几支抗日武装力量,领导人民反抗侵略者。中共在聊城东北部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从年,聊城东北部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星星之火,到今天聊城经济开发区xx个基层党组织的燎原之势,党员人数从5人到xx万人,厚植人民沃土,不断发展壮大。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在鲁西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大孟营村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年,新时代的大孟营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立足乡村振兴大背景,计划弘扬传播本村的红色文化基因,筹建村史馆,恢复大孟营党支部成立旧址,并以此为基础的建设大孟营村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将大孟营村打造成为传承鲁西北乡村生活体验的红色乡村旅游综合体,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文/聊城市地名文化学会孟庆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ls/13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