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土建学院十大优秀学生一

"十大优秀学生"风采

周绘彤

个人介绍:

周绘彤,女,汉族,中共党员,硕研17级3班,担任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书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兼职辅导员,曾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党员工程自律工作小组成员、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研究生会女工部部长、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学生会礼仪宣讲团团长、山东科技大学文明礼仪宣讲演示团成员。

个人荣誉:

年6月获得届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年3月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学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

年10月获得山东科技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

青岛暖通空调制冷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发表论文《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通风空调净化》

-学年发表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地下游泳池的太阳能辅助电加热设备》、《一种新型天然气加气站给汽车加气装置》

年获得BIM建模技术专业技能证书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被授予山东科技大学“先进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个人宣言:

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要求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坚持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热爱集体,积极组织并参与班级活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使班级同学更加团结。在研一期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会议论文一篇。作为-学年党员教育工程自律工作小组初心学堂成员,顺利开展学院初心学堂工作。担任土建学院研究生会女工部部长期间,策划举办了“激扬青春、快乐运动”土建学院研究生趣味运动会。作为山东科技大学文明礼仪宣讲演示团成员多次参加校外宣讲和新生宣讲。“对生活的热爱是我最大的执着。现在的我不完美,但也在不断努力走向完美。”生命里大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循着一种明确而未知的感觉而来的。它们会来,如同所愿。

杨博

个人介绍:

杨博,男,汉族,中共党员,于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现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级3班班长,曾任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学院党员工程小组副组长、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泰安校区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学生会副主席、办公室主任等。

个人荣誉:

1.年度评获孙越崎教育基金会“孙越崎优秀学生奖”;

2.年获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全额奖学金,奖励基本学制年限内所有学费;

3.年度评获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十大优秀学生";

4.年评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三等奖;

5.-学年评获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6.-学年评获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7.-学年评为山东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8.-学年评为山东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9.年12月获APMCM亚太杯数学建模三等奖;

10.年度评为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11.年度评为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团干部”;

12.年度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论文及专利:

研究生阶段,以个人第一位和第二位发表学术论文4余篇:

1.《Animprovednumericalsimulationapproachforarch-boltsupportedtunnelswithlargedeformation》,SCI

2.《软岩巷道锚杆-拱架联合支护参数优化研究》,中文核心

3.《倾斜地层巷道锚杆-拱架联合支护破坏特征及控制对策》,中文核心

4.《软岩巷道锁拱锚杆参数的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中文核心

以个人第一位和第二位授权中国专利7余项:

1.钢管混凝土支架让压装置及使用方法,10150213,发明专利

2.一种机械加载式力学实验系统,8213747252,实用新型专利

3.具有警示功能的锚杆让压装置,214233919,实用新型专利

4.具有警示功能的让压锚杆托盘,20661562X,实用新型专利

5.锚杆受力测读警示装置,214239775,实用新型专利

6.多形状多比尺围岩压力模拟实验系统,206611385,实用新型专利

7.一种恒阻让压组合锚杆,213288191,实用新型专利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硕士三年级的学生,即将再一次站在人生的里程点;一路走来,一路坎坷,苦难中我学会了平静,学会了奋斗,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感恩。过去永远代表不了将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感谢土建学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冯睿

个人介绍:

冯睿,男,汉族,共青团员,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矿井建设)班学生,现任班级科技委员。学习成绩专业第二,综合成绩专业第一。

个人荣誉:

获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第一位)、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第一位)、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第一位)、第11届周培源力学竞赛山东赛区优秀奖、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年“金星爆破优秀学生奖学金”、连续5次获学校一等奖学金、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山东科技大学“三好学生”、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学习标兵”、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及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3篇、国家普通期刊2篇。

现已推免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

个人事迹:

曾有人问我,“都在学习,你怎么就能搞定?”我想这也许是三年如一日的坚持、三年如一日的专一、三年如一日的心静、三年如一日的前进而塑成的吧。我一直清醒地明白:总会有人比你优秀,而且这是一定的。所以,我只好埋头苦干、不问东西、踏实向前,当找不到方向或是胡思乱想时,我就提醒自己:坚持、专一、勿想、前进。未来的路还很长,走吧,继续前进。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一,青涩、懵懂、好奇,但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的一天便这样开始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每逢这种重要的课程,教室的第一排像极了“烫手的山芋”,想拿而又拿不稳,为了拿稳要尽力争取。

1、2节的课程,7点10分准时到教室,坐在第一排,课上目不转睛,紧跟老师的思路,老师的任何一句话也不想错过。课下,把课上记录的疑问与各类想法讲给老师,寻求知识的升华,老师会心一笑,娓娓道来,这种交流伴随了我三年,量的积累,滴滴点点。要知道,知识需要融会贯通,有量的积累,方会产生质的飞跃,才可能脱离课本,独立思考、解决大小问题。

遇到的老师们都很敬业,也很关爱学生,时至今日,与各位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也不乏与几位老师打成一片,赠与我人生经验,给予我鼓励,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谢谢你,我的老师!

为了3、4节的前排座位,在1、2节下课后,翻手抓紧背后的书包,我和同学穿过人山人海,看着路人诧异的眼神,你追我赶,从C区的J14西楼一路狂奔到J7,只需2分钟,成功入坐第一排。

上课、目不转睛、...、下课、交流疑难、课间休息、上课...,如此循环了三年,三年如一日,从未停滞。

要知道,课上认真听讲与自习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大一上学期的自习,我发现自习的时间与效率都要确保,才会有最佳的效果。我喜欢一个人自习,学到每晚教学楼封楼,自习的时候你可以开启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肆无忌惮的推导,最终抵达彼岸。比如,大一在学微积分中的泰勒公式时,为了深入理解,我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去琢磨它的几何意义,发现了其具有“拟合”的功效,随意调用函数进行不同精度的拟合,同时自行推导出了泰勒级数的展开式。后来,学到级数那一章时,我发现,这不是“老朋友”嘛?也意识到其实他们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进而,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科学的美妙,更加坚定了我从事科学研究及创新事业的决心。再如,为了把实习和实习报告做到完美,通宵达旦、汗如雨下又何妨,只为对的起自己。立志做一个有用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食堂、教学楼,我坚持了3年,最终以推免同济土木为最好的应答,只有厚积方能薄发。走吧,继续前进,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止步。

一次参赛,终生受益

之所以,将数学建模独立于学习之外,是因为它培养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局限于知识的层面。

大一,社团计划:数学与建模协会、乒乓球协会、围棋协会,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数学建模生涯。从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校赛的颗粒无收,到最重要的比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那早已数不清的未眠的夜,那夜深人静时激烈的辩论,那未眠人在窗边忘神的思考,那凌晨山科的夜景,一幕幕好像昨日。

大二上学期,在“数学建模与实验”公选课上得知了一个组织——数学建模兴趣小组,花了一个中秋假期的时间做了进入小组的测试题,入选数学建模兴趣小组级,末位淘汰制。、级兴趣小组的学长、学姐们都太优秀,三个去向:保研浙大、同济、上财、北交、中科院、东北大学,考研到北大,就业拿到百度、阿里的offer。是压力,也是动力。老师说:“这就像养猪,围在一个篱笆里,相互抢食,肉才长的快。”

大二学年的每个周末,抽出半天时间去听老师或者学长、学姐的讲座,论文写作、图论基础、优化模型、复杂网络等等,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一个负责建模思路与论文写作的多面手。平时学习太紧,我选择着重参加了含金量最高的数学建模比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

年大二寒假,春节前夕,腊月二十二到二十六,回到学校参加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这次组队是新的,比赛也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需要我们三个人一起从零开始去创造。住在学术交流中心,比赛前的晚上,和队友商量好,咱们就选最简单的题目,把最简单的题目做好就可以,达成一致。比赛第一天,选了自认为最简单的题目,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讨论解决,如此循环往复地前进着。回住所的路上,冰点的温度,但一点也没感觉到寒冷,可能是和队友在路上对明天任务的规划和那火热的心,驱走了寒气,还拍到了难得一见的夜景。美赛一共四天,日复一日,最后的时间总是显得紧张,从两个人一起回去休息到两个人轮换着回去小憩,再到谁累了回去睡一会儿、不累的挺一会儿,必须保证有一个人在前进,最后两个人连续48小时没有合眼,换来了那个国家二等奖。这一次获奖给予了我继续在建模之路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年9月14日(周四)20时至9月18日(周一)8时,参加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国赛不同于美赛,只有三天,时间更加紧张。于此同时,我的另外一个比赛正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模型设计竞赛的校内初选赛。年9月16日白天,参加城市地下空间模型设计竞赛的校内初选赛,只有一天时间,到晚上,结果不是很理想。一个艰难的抉择:通宵做哪一个?考虑清楚后,把这边暂时交给队友,去那边和等了我一天的队友们做数学建模。好熟悉,又是那寂静而粘人的夜,又是那个窗口的夜景,又是在那里思考如何前进,同样的,未眠。周一清晨,交完论文,洗了把脸,跑去上课,钢结构。第一次在第一排当了回“磕头虫”,一直在打瞌睡,钢结构老师后来是我的恩师,不过这个“第一印象”好像不太好。年10月8日,得知山东赛区评奖结果:推荐国家一等奖。年11月5日,得知全国赛区评奖结果:国家一等奖。最终,换来了大学生学科竞赛里级别最高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现在想起来,72小时的未眠也是值得的。后来,将这三篇获奖论文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

建模比赛可能告一段落,但通过它培养起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会伴随我一生。“一次参赛,终生受益!”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年3月到9月,这7个月的推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同济大学。3月份便通过恩师联系了同济的导师,说暑假来见一面。5月份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导师进行了电话面试,给予了口头上的预录取。7月份参加夏令营,先后获得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动力学课题组优秀营员、四川大学微纳米力学方向的优秀营员,取得预录取资格。7月、8月,暑假留校复习,准备未定的同济复试。9月18日晚10:00,收到同济大学的复试通知。9月22号,参加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推免复试,9月27日晚得知获得拟录取资格。9月28日,推免系统第一志愿填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方向,11:00接受同济大学的“待录取”通知。

回想起来,没有不眠之夜,一切好像都很平静。制定好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只有一直保持努力的状态,才能在时机来临的时候成功地抓住它。不做任何的无病呻吟,把生活过的简单而纯粹。

走吧,继续前进。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自入学以来,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尝试使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作为工科学生,总归要付诸于实践当中。大三上学期,济宁嘉祥新河煤矿的认识实习,在井下看到了锚网索的施工现场、乘坐了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穿梭于大巷之中、20秒内下降到地下米水平。大三下学期,烟台莱州新城金矿生产实习,参观了竖井施工的现场,看到几十米高的井架和伞钻等施工设备。这一幕幕让我对专业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同时对煤矿工人心生敬意。

为了全面发展,我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三的寒假,报名参加中铁济南局春运志愿服务活动,扶老携幼,给旅客送去开水,帮助旅客快速入站取票、乘车,提供力所能及的解答,虽为小事,但这不仅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也让我体会到社会的冷与暖。

严于律己,热爱生活

自律的生活能带给我自由,三年来规律的作息,三点一线,却又不止于三点一线,晚饭前在风雨操场的奔驰、给同学讲题到深夜、学海餐厅5号窗口卖饭姐姐对我食谱的谙熟于心,平凡而又不乏生活的乐趣。我想这种平凡,是我三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就像习总书记所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所以,让我们知道坚持,懂得专一,不去胡思乱想。走吧,继续前进,前面风景独好!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ls/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