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公道公焕公合传
公讳震字荣一号云冈,新河何氏之始祖也!明洪武初年天下大定,凡被兵燹之处户部给牒招徕居民,公原籍徽郡婺源,偕其弟鼎公自婺源迁池,筮得乡号飞禽者吉!秋浦有舞鸾乡,乡之西隅名新河,公遂卜居于是焉!其弟鼎公复徙皖桐之青山,兹不具论。公于是时挈家人辟草莱有干有年于兹土,自非大有才略之士未易办此!一传至道公、焕公,道公四子:深、源、洪、海,焕公二子:信、倩,继继承承得以保世而滋,大夫从来非常之人始有非常之业,此二世者:何氏之所以肇基亦其所以昌后!譬之木焉:其本固则枝叶必茂矣!譬之水焉:其源盛则流派必长矣!何氏之裔人文蔚起、光大门闾,其所为寖炽寖昌者,莫非其先世开创之勤垂统之力也!故观其世溯其源,因撮约而合记以弁于传之首。浙江按察司副使年世晚吕一静
新河居地志
吾何氏由婺源田坑併菊径两有所迁,其详载叙中者无烦重述,今即荣一公首迁新河之派核实记录,以垂久远。今孝子慈孙不忘世泽一脉之本源也!大江顺东流而下,山势迤逦,有李阳河盘珠水口,即皖兴池通路,渡舟楫之处不数里许,地名:铁炉嘴,秀峰耸绕如鸾之舞然,亦秋浦首观望地也!故荣一公从婺源迁择即于是乎!肇基宏开、世业昌大,厥后生子二:曰道、曰焕,克承父志、恢宏先烈,皆以经籍杼机遗训后昆,其缵绪能敬承者代不乏人,而诗书光显于一时者亦济济多士矣!震公长子:道公,次子:焕公,道生四子:曰深、曰源、曰洪、曰海。焕生二子:曰信、曰倩。道焕二公子孙耕读居乡皆华腴一时,由是而父作子述、孝友同心、共大其族于人材丛集之郡云!如宠再识铁炉嘴居地志
铁炉觜在舞鸞乡下四保,距新河坝里许,山若云锦、奇峰绣彩,极目横观,江流若带,诚胜地也!荣一公子孙世守肯构,奂美壮丽一方,迄今二百余年,安堵如故!辉映重光且儒绅蔚起丶人文南国。非世德何以称:世家渊源相续乃尔!而梅子庄自铁炉嘴迤逦而去仅半里许!古木森荫、茂竹葱蒨,筑舍其间乃荣一公七世孙讳其旋者(莲花井何家始迁祖),课习儒业于中,遂以积学蜚声。后率子弟及门下高士讲诵一堂,惜入闱九次而未捷也!潜修后以厦授,子:如冲,善继父志,不坠先烈,且耕且读,克振家声,森森玉树、象贤济美,更有见于梅子庄之甚盛地也!如申谨识婺源田源何氏阁老坟
江西婺源县江湾镇前段村何田坑,位于婺源县东北面一个四面环山的幽静之地,这里自南唐开始住进了何氏一族,称为田源何氏,这里也是枞阳“青山何氏”的祖源地。在田坑村子的背后有座叫韩家陂的山,青山何氏族谱上叫“黄家培”,山上有一圹古墓,人称“阁老坟”,关于这座“阁老坟”自今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明洪武初年,何田坑有个大户人家要葬祖坟,为谋块风水宝地就请了个有名的堪舆先生,先生从春谋到夏,从秋谋到冬,转眼已届年关,地师仍然没有献上龙脉宝地。其实堪舆先生早已心有城府,只是先生觉得这个财主太过刻薄,没福份得到这块宝地葬先人,所以迟迟未献地。到了腊月廿九过年了,这财主还狠心的把地师撵出了门。地师还抱一线希望硬着头皮敲门,财主问他有么事,他说是有一把伞落在他家了,其实是想看看那个财主还有没有一点善心,心诚善良就能得到这块风水宝地,结果仍然是讨了个没趣,地师只好惋惜地离开何田坑,正沿着山道回家,就在半山坡处,遇到了砍柴下山的何姓弟兄二人,问他这么晚了,还要到哪里去?听说地师是回家,何氏兄弟立即就挽留地师去他家住一宿再赶路,憨厚的何氏兄弟还把家中唯一的老母鸡杀了,与地爷一起过了年。地师心念一动,觉得这块风水宝地有主了,如此厚道之家应该得到这块风水宝地。就问兄弟俩可有未安葬的枯柩,当得知其父母的灵柩还在山坡边暂厝着,地师就告诉他俩,你俩住的这个地方就是龙脉所在地,是块风水宝地,趁着夜色把你们的父母灵柩抬到这棚子里用土掩埋好,然后一把火把棚子烧掉,也不要在村子里住了,因为此坟一葬,住在韩家陂这一块的韩家就会鸡不鸣,狗不吠,随后韩家人丁会慢慢消失,为免滋生事端,所以要连夜远走他乡,后来果不其然,韩姓人在何田坑绝迹了这是后话。并叮嘱他俩一路向北行走,中途不要停留,直到有人留你们住下才能落脚。这兄弟俩按地师老先生所说不辞辛苦的一路向北逃难。某一日来到一个地方,已经是饥渴难当,想找户人家讨口水喝,而那个地方的人当时正在闹瘟疫,他们俩走进一户人家,见主人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躺在床上指着锅灶让他俩自己烧水,这弟兄俩心眼好,烧开了水,虽然自己很渴,但还是先舀了水递给主人家喝。这叫“人存好心天放路”,没成想这一喝,主人的身体竟神奇地好了起来。兄弟俩就在此地占了一卦,占卦人告诉他俩:如果遇上地名带飞禽的地方就是你们定居的地方。而此地本来人烟稀少,主人就有意让这弟兄俩留下,一问才知道这里是池州的秋浦舞鸾乡,兄弟俩心中见喜,“舞鸾乡”不就是带有飞禽的地名吗?于是他们就在舞鸾乡居住了下来,后来他们开了个小茶馆,专门烧水免费给逃难的或过路的人喝。老大后来就留在此处与一戴姓姑娘成亲生子,他的名字叫何震,此地就是贵池的新河铁炉觜,后人称此支何姓人为“新河何氏”。弟弟何鼎则一直沿江向北,并过江到了枞阳的一个叫石矶头的地方,向北望去见一座青山穹隆江表,为一方之冠,而且青山周围山环水绕,罗重密布,觉得是块好地方,于是来到青山脚下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叫大庄,在村子里一朱姓大户人家宅心仁厚,就有意留他住在此地,后来朱家女儿与何鼎成亲生子,这一支何氏后人称为“青山何氏”。到了明末,“青山何氏”何鼎的八世孙何如宠做了宰相,封为文渊阁大学士,人称“阁老”,宰相何如宠又着族中人自青山前往何田坑的韩家陂重修了这座古墓,婺源人就称这座古墓是阁老家的祖坟,由此,何田坑人就把安葬在“韩家陂”这座何震、何鼎弟兄俩父母的祖坟尊称为“阁老坟”。
……写在贵池新河何氏成立之际
枞阳青山何氏何家七庄十九世:阳生(升)
年1月5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