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
中文名:黄冈市黄梅县小池镇
英文名:HubeiprovinceHuangmeiCountyXiaochitown
别名:小池口
行政区类别:副县级镇,建制镇
所属地区: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鄂赣皖三省交界处
面积:.8平方公里
人口:12万
方言:小池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妙乐寺
机场:九江庐山机场
火车站:小池口站、九江火车站
车牌代码:鄂J
肖像照
家庭情况
父母:黄冈
子女:石团湖、新河、水产场、港岸上、新河路、沿江、滨江、清江自由贸易区、虞菜园、普济宫、帅龙凼、中列、五里桥、河桥、新河桥、军列、腊列、杨泗、桥下、长列、泥池、芦段、彭列、顾家、徐桥、素列、杨武、大堰、业庄、冯圈、吕家咀、三列、沙池、新河桥、河桥、五里桥、中列、陈坝、万家、汪列、姚湖、水月庵、虞菜园、北关、涂咀、戴营、普济宫、帅龙凼、农科所、石花屋、杨塘、王世九、板桥畈、马列、朱楼、吕弄、李大墩、王埠、唐司月、刘畈、周廊、杨列、张东垸、廖圩、殷垄
荣誉称号
小池镇曾列为黄冈地区五小经济特区、省级开发区、全省重点口子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系“楚天明星乡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工作先进镇,为全省经济发达镇、全国第三批改革发展试点镇。
历史沿革
小池镇因古代黄梅杨林湖水进入小江(现名东港)流入长江处有一龙池故而得名小池口。小江后来改名清江,取江水清澈之意。
南北朝时为驿站
公元年梁武帝初下建业(南京)留丁贵妃在此生下昭明太子萧统,故称太子洑,建太子驿,改名为“临江驿”。
明万历年间设清江镇
又置“清江司”,前清设“清江驿”,后改“清江辅”。
晚清以后
东段设“清江镇”,西段设“小池口镇”,分属江西德化县(后为九江县),湖北黄梅县管辖。
民国二十五年
江西江北属地划归湖北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后设置过黄梅县属封廊二镇和复兴乡。
年5月8日黄梅全镇解放时,设县属小池区(亦称五区和八区);年改设长江人民公社;年街区部分设小池镇人民公社;年分设县辖小池区和小池镇;年小池区改设小池人民公社和刘佐人民公社。年撤销小池、刘佐公社、两地合一设小池区;年,分设县辖小池区、小池镇;年3月,小池区、镇合并,设置小池区、小池镇“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区、镇合一体制;年9月,撤销区、镇合一体制,成立小池镇,划出部分分别成立刘佐乡、王埠乡、徐港乡;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年5月省体改委批准建立小池自由贸易区;年3月,国家体改委把小池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年3月,王埠乡、徐港乡与小池镇合并。
性格特征
小池镇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年降水量毫米,年均气温16.8℃。境内气候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
小池经济
年末,小池镇实现社会总产值68.55亿元,比年增长18.15%。其中,工业总产值34.56亿元,同比年增长20%;农业总产值7.49亿元,同比年增长6.32%;第三产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年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额35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0多家,新增个体工商户家,新增规模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5.3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亿元,比年增长28.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年增长元。
小池临港产业园
小池临港产业园位于湖北小池滨江新区最东部鄂、赣、皖三省交界,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地处,园区依江而布,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截至年,园区内企业3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了五瑞生物、科普达、湖北刚正、湖北海恒等20多家骨干规模以上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五金机电、电子信息、循环经济和中部创新科技城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定位。
自然和人文景观
九江大桥
龙感湖
五祖寺
才艺特长
素有“黄梅之乡”美誉的黄梅,自然也就有着它独特的戏曲文化—黄梅戏。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
中部创新科技城 万㎡产城融合示范区
位于湖北小池-长江经济带战略要塞
打造快速崛起的新型产业平台
融合高端产业配套,灵活多变的招商模式
欢迎您亮出新技术、新科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