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的名胜古迹,你能否如数家珍

      编者

虽然咱们青县城不大,但是名胜古迹可着实不少。你知道咱们青县多少名胜古迹?能否如数家珍?瞅瞅下面小编整理的全不全^-^

      盘古祠          

盘古定居、盘古墓在今青县的民间传说,版本很多,盛传已久。仅明清史志资料可依的传说,就有盘古择居青县、盘古争居青县、夏禹发现盘古冢并修墓立殿、夏禹发现盘古石棺等5说。相传多年前的夏朝,禹王在黄河下游疏导九河,治理水患,开凿青县境内“徒骇河”时,发现盘古墓,遂筑墓建殿,并派人守墓,人守殿,后形成小盘古村和大盘古村。

禹王设祭处,后称盘古祠、盘古王祠、盘古寺、盘古庙等,代代祭祀,香火不断。

    马厂炮台          

据光绪《青县志》载,马厂炮台始建于清同治十年()二月。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调部队移驻青县马厂,建兵营、炮台于京杭大运河东西两岸。东营区环城筑墙7.5公里,设炮台9座,占地万平方米;西营区筑墙4.5公里,设炮台5座,占地万平方米。共14座炮台,总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现在保存较好的一座中央炮台位于东营区中间,占地1.1万平方米。有3层,通高11米,呈圆形。第一层夯土筑成,高4米,直径米;第二层夯土结构,高3.5米,直径90米;第三层是三合土(粘土、白灰、糯米汁)夯筑而成,高3.5米,直径30米。炮台上修有炮位、暗道、排水道等。

围绕中央炮台,东、西营区沿围墙分别建有月牙形、碉堡形炮台。

    南运河          

南运河纵贯青县南北,全长45.7公里。历史悠久,开凿于三国时期(现流河段运河即为年曹操为铲除袁绍余部,北征乌桓,便利军运而开凿的平虏渠。)青县段运河已发现遗存30余处,河北省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组和专家组确定了青县段大运河遗址共10处。年,马厂炮台和周官屯子牙新河穿运枢纽申报“国保”。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其中A类涉及青县周官屯子牙新河穿运枢纽、青县铁路给水所、马厂炮台及军营遗址3处,B类马厂减河青县段1处。

          地藏寺    

青县地藏寺位于清州镇耿官屯村,县城北环北米处,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九华山一位出家师父云游四方,来到今天的耿官屯,看到这里民风淳朴,地纳吉祥,且佛缘深宿,便留下来帮助村民建起了地藏寺,当时殿堂林立,香火鼎盛,后因战火连绵而颓废。

新建地藏寺以耿官屯村为主出资兴建,于年4月开始建设,年12月竣工,总投资0万元,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寺院内建有石牌坊、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禅堂、东西寮房、斋堂等建筑物,目前寺院由僧人居住管理,并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香火非常旺盛。

    刘世印屯双塔          

青县刘世印屯双塔始建于永乐四年()。相传老子曾在此讲学,传播道家学说。刘世印信奉道教,在刘世印屯村南古清凉河北岸建老君庙一座,同时在东侧建塔一座。此塔为纪念其母而建,因此被称为坤塔。塔为砖木结构,塔高三丈三尺(代表三十三层天),塔身五层(代表五行),呈八面八角(代表八卦)。每层七窗一门,均用方砖雕刻而成。二层正面雕刻高老母的坐像,坐像上方有一雕刻“德及万物”四字的匾额。

清雍正年间,武举人刘庆长杀掉无恶不作的道长,烧掉老君庙,迁至村东重建新庙(上世纪五十年代破除迷信,拆此庙修建河西礼堂)。于是在老君庙原址上建起了第二座塔,其结构和形状和坤塔相同。第二层正面刻有老子的坐像,坐像上方有一雕刻“道贯三才”四字匾额,称为乾塔。双塔雄伟壮丽,直插云霄,各层檐角上的风铃在轻风的吹动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据功德碑记载,明弘治十七年()、康熙九年()、嘉庆元年()、咸丰八年()、同治二年()、民国四年()、民国二十一年()等多次维修过双塔。

双塔毁于“文革”时期的一九六六年八月初六。改革开放以来,群众复建声音日高。在刘维礼的带领下,他们尊重民意,广泛集资,在原址西50米处,按原形复建。于年2月27日奠基,七月竣工。新建的双塔为钢筋水泥结构,外层镶嵌十几公分厚的石板,各角安装霓虹灯,坚固又美观。庄重中透着几分典雅,雄伟中显出几分玲珑。如今每年二月十五,又见信客云集,香烟缭绕景象。

    孝子墓观音寺          

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据记载,有许多将相、高僧名人来此观瞻凭吊,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传说故事。清同治六年()重修观音寺。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损毁,仅余残砖烂瓦,部分碑碣佛像。

年,释仁宽法师怀着为家乡做贡献、普度众生的愿望,分两期工程重建观音寺。依次建有报恩塔、山门、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殿、护国殿、佑民殿、九龙壁、善居缘大楼等设施。共投入资金多万元,占地面积30多亩,建筑面积0多平方米。

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位于28米高的两层殿内,有多平方米。重檐歇山,庄严宏阔,雄健稳重,气度恢弘。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宽额丰颐,面容沉静,神态安逸,秀丽脱俗,高11.6米,香樟木贴金,投资80多万元。

在释仁宽大师专依善导、承传法脉下,大孝子墓观音寺已列为华北名寺。

    线庄西周古村落遗址          

在青县新兴镇线庄村西、黑龙港河岸。

年3月,沧州市、青县文物工作者挖掘,在大量的夹砂粗绳纹红陶片中可以看出有鬲的口沿、袋足,还有陶网坠、蚌镰、骨锥、砍砸器、鹿角等,认定是西周村落遗址。陶网坠证明当时人们织网捕鱼了。

过去记载青县的村史,建村时间大部分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一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移民而来的;另一说运河东的屯和运河西的营,又是明朝燕王扫北后的南方兵带来家属在青县落户而成。为此,大部分建村只在四五百年左右。而西周是在公元前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线庄西周遗址的发现把青县建村历史向上推了多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东空城遗址          

东空城遗址在青县流河镇东空城村西米。它是北宋为防御辽国进攻,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的军事设施。虽历经千年沧桑变化,仍见中原地区抗击少数民族侵略的历史痕迹。

城为正方形,每边长米,城墙为夯土构成,残墙高度1-4米不等;墙顶宽3-5米,城内地面高出城外约1米。据民国版《青县志》记载:空城是北宋杨延昭(-,杨继业之子,号称杨六郎)镇守边关时,为存放粮草所建,因国库空虚,未能储备,故称空城。

东空城遗址于年7月13日被青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码头古墓群          

共有古墓葬16座,包括汉墓1座、唐墓7座和宋金时期墓葬8座,吴码头墓葬群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此次发掘共清理唐墓7座、汉墓1座、金墓1座。值得庆幸的是,在整理室内资料时,在2号墓出土的4件漆器上发现了墓主人的名字——“宋金”。此次发掘共出土器物80余件,除墓室内雕刻精美的图案、仿木结构的斗拱、立柱门窗外,6号墓为沧州市首次发现的砖棺壁画墓。2号墓、3号墓、5号墓均有前后两室,为河北省不多见的唐代墓葬。此次发掘获得了较珍贵的唐代墓葬方面的资料,单室、双室及砖棺墓体现了精致严谨的唐代墓葬修建艺术。

    

参户故城

          

西汉高帝(刘邦)五年(前)在今青县木门店村设置参户县,有县衙等建筑,因称参户故城;汉武帝(刘彻)元朔三年(前),封河间献王刘德之子刘免为参户侯,改参户县为参户侯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年间(25-57),省参户入章武,后降为亭。参户故城曾是今青县、沧州、静海、大城等地方区域内的标示性城镇。唐武德七年(),置芦台军,政治中心移至今青县县城。

    

编辑:李维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ls/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