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一个在书画界响当当的名字。人们都知道他是浙江嘉兴人,也知道他是晚清海上画坛一位杰出的画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在新河生活过。
蒲华(-),原名成,字作英,号胥山外史,种竹道人。诗书画三绝。年秋,蒲华爱妻病故,悲痛不已,孑身出游,年赴浙江台州,十多年间,先后在太平(今温岭)县属、新河(温岭属)粮厅和海门(今椒江)海防同知府当幕僚。
客居温岭期间,蒲华结交了不少好友,如温岭南城人王东曦,时任温岭教喻(相当于现在教育局长)的林梅臣,还有就是位和尚。
和尚叫竹斋,是新河三官堂的住持僧。三官堂与新河粮厅相邻,且背靠五龙山,清幽宜人,蒲华在幕时常游憩其间,与竹斋结识。蒲华辞幕后,无处落脚,便居于三官堂,竹斋热诚相待。后蒲华离开台州,定居上海,竹斋特意前去探望,蒲华视如至亲,留达月余,凡看戏游览,访友赴宴,无不携之同往,临别时又以书画相赠。竹斋归来悬书画于堂,远近争相来观,“九月九游三官堂看蒲华(画)”竟成一时风尚。
三官堂给予蒲华的,不仅是一份友情,一处居所,而且也许更是一种艺术上的成长。传说蒲华进三官堂后,看到壁上挂着梅、兰、竹、菊四幅画屏,笔墨酣畅,风神潇洒,栩栩如生,甚至引得蜜蜂、蝴蝶飞舞不去,惊叹不已,遂问小沙弥出自何人之手。小沙弥答曰林蓝,蒲华伏地便拜,从此闭门不出,天天对着画屏临摹,画艺大进。林蓝(-),字璧人,号琴池,花山修梅吟社诗人,天姿英发,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可惜早逝。时人称林蓝“兴酣泼墨,满纸烟云,甚为艺林所珍重”,兰竹画得特别好。蒲华亦以墨竹享誉画坛,究其笔墨渊源,受到林蓝的影响,应该是可信的,不能徒以传说视之。蒲华工山水、花卉,尤善写墨竹,他的竹画被称为“蒲竹”。
晚清至民国期间,太平天国之举变,军阀混战之乱,对地处山海一隅的温岭影响并不大,市场繁荣、经济发达、物阜财丰;仍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样子。所以蒲华的书画作品还是被温岭地方上的官吏、知识分子、地主商贾以及普通平民百姓,还有方外僧道竞相收藏的热点。于是,豪门大宅、商贾医家、寺院道观的厅堂上总要悬挂蒲华书画以显高雅。
其中较为集中大量收藏蒲华作品的藏家有三,新河的张翰庭便是其中之一。但遗憾的是,有关蒲华的作品,却在土改时被付之一炬。现只有极少数人家还收藏一二幅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