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春节档的国内首部科幻片《流浪地球》想必不少朋友已经一睹眼福了。片中,人类离开地面,“地下城”成了栖身之所。
其实,在地面尤其是城市生存空间越来越局促的今天,地下空间资源早已被利用起来。诸如地下防护工程、地下交通枢纽、地下综合体......甚至世界有些地方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地下城。
地下世界真是别有洞天呢!
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支撑的能源电力,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能“上得了天”,同样也“入得了地”。
地下电力工程
涉及范围知多少
目前已有的地下电力工程主要包括地下水电站、地下变电站及电力管廊。地下水电站指厂房设置在地下的水电站,如三峡地下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变电站是指将主变压器及其他主要电气设备整体或局部建设于地下的变电站;电力管廊则是指专门敷设电力管线的地下廊道设施;另外还有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
架空上天
铁塔更“瘦”更强
电缆入地
隧道愈深愈坚
江苏院主要承担
电力管廊的设计及施工
江苏院早在年起就开展了电缆工程设计,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电缆工程设计的设计院之一。
年,江苏院成立了以电缆电气及土建专业为核心的设计团队,坚持技术创新,扎根工程实践。
截止年2月
已先后设计完成kV电缆工程30余项
完成kV电缆工程路径长度约km
工程遍及江苏省内十三个地级市
电压等级覆盖10kV~kV
电缆构筑物的形式包括
明开挖、顶管、盾构、拉管、沉管等
01
kV九龙变至南站变电缆线路工程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电缆线路长约7.8km,是江苏省内首条长距离、大规模同时采用盾构、顶管、明挖式、钢沉管等多种电缆构筑物型式的电缆线路工程。荣获年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秀设计三等奖。
完成后的盾构隧道
钢沉管隧道施工
02
kV延政(勤丰)-白荡县开环常化变工程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线路长度0.57km,顶管隧道内径3.6m,为江苏省内电力行业最大直径顶管工程。荣获年度江苏省第十七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5米顶管工作井施工
完成后的顶管隧道
03
南通市港闸区永和路千伏架空线路下地工程
苏北地区首条电缆隧道,全长1.6km,由江苏院设计及工程总承包。电缆隧道覆盖沿途4条kV、2条kV线路的入地改造,有效改善了南通市区的城市环境。
总承包现场检查
kV电缆接头制作
04
kV莫愁变-宁海路变电缆线路工程
位于南京市主城核心区域,线路线路长度4.9km,采用长距离小转弯半径顶管、复合盾构、破碎法拔桩、分布式电缆伸缩节等先进技术。荣获年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
曲线顶管隧道
明挖隧道
05
kV秦淮-滨南线路工程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电缆隧道约7.8km。在全国电力系统首次运用钢拉管施工工艺建设千伏电缆通道,深度达30米的盾构井则为江苏省内电力行业最深的盾构隧道工作井。荣获年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
施工中的K5盾构井
穿越秦淮新河钢拉管施工
06
国网江苏电力电缆培训基地
位于江苏技培中心尹山湖校区,占地约38亩,是高水平建设的覆盖“全口径培训对象、全寿命周期业务、全电压等级型式、全工况运行环境”的电缆实训场所,为国内一流的电缆实训基地,大大提高了电缆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基地投运揭牌
基地运维检修区内景
07
溧阳时代新能源-余桥变kV线路GIL工程
江苏省内首条采用隧道下地敷设的kVGIL线路。GIL采用三相共体式敷设方式,GIL隧道内装有照明、通风、排水、接地、监控等系统及六氟化硫气体检测系统,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GIL综合管廊通道
GIL转弯装置
是机遇,也是挑战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负荷密度不断攀升,因此也产生了对高电压、大截面电缆的地下通道的大量需求。经过多个项目的锤炼,江苏院电缆团队也切切实实体会到其中的不易。
缺资源:中心城区布局已成型,用地限制较严,各种市政管线密布,通道资源相对稀缺。
投资大:相同规模的电力管廊往往为架空线路的10倍。
周期长:建设需进行一系列复杂工序,同时受地质条件、管线障碍物、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影响大:在修建过程中需进行管线迁移、道路围挡、土方运输等作业,对城市环境也有较大影响。
以工程项目为依托,电缆团队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解决工程实际难题、进而为争取与承接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高压电缆随地铁共同敷设技术
√解决城区电力走廊选线难的问题
√借助地铁开辟的路径通道,解决了高压电缆线路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问题
高压电缆小转弯半径盾构隧道设计技术
√节约盾构井本体建设费用
√避免市政管线的迁改
√减少盾构井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城市道路的堵塞
高压电缆大规格钢拉管穿越技术
√保证电缆敷设、运行安全可靠
√施工工期短、造价低、施工风险小
高压电缆增加段长设计技术
√减少了电缆故障率,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
GIL气体绝缘输电技术
√提高电网输送容量,满足城市电网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
发明专利:kV电缆及架空混合线路过电压优化控制方法
实用新型专利:四回路电缆终端引下装置
专有技术:分布式电缆伸缩节、高压电缆大规格钢拉管穿越设计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电力管廊是实现城市电力架空线入地、改善电力运营安全、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未来电力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江苏院也有信心、有能力打造电缆工程设计品牌,为客户提供超越期望的产品服务。
供稿
电网工程公司输电部杨明
责编
党委工作部刘琳
审核
党委工作部丁永辉李泽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