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风险警示近期多起事故,司机需警惕

在疲劳驾驶的状态下,驾驶员往往会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这种行为蕴含着极高的危险性。一旦车辆因此失控,后果将无法预料,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案例一: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深入探讨疲劳驾驶的危害。7月0日深夜,临海市永丰镇沙头村路段发生了一起单方交通事故。一辆小型汽车不慎撞上了路边的隔离护栏。我稍一疏忽,就出了事。”经了解,事故的驾驶员陈某近日连续上了两天的通班,极度疲惫的他,在驾车时打了个盹,结果引发了这场单方交通事故。7月9日3时8分,陈某驾驶电动三轮车行至温岭市新河镇团塘村路段时,因疲劳过度困意袭来,不慎在驾驶过程中睡着了。这一疏忽导致车辆方向失控,最终撞上了停靠在路边的小货车。7月5日3时许,在S28台金高速台州段,一辆小车在左侧车道正常行驶时,突然向右偏移并与大货车发生碰撞。大货车将其拦腰撞上,并推行了几十米后,才得以安全停下。原来,小车驾驶员王某在7月5日中午时分,从椒江出发前往金华。由于连续驾驶时间过长,他感到困意袭来,不自觉地眯起了眼睛。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意外就发生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疲劳驾驶的相关问题。

0了解疲劳驾驶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睡眠不足、身体疲惫或长时间连续驾驶后,出现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导致驾驶技能明显下降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时,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且应确保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接下来,我们探讨疲劳驾驶的危害。当驾驶人感到疲劳时,会出现一系列危险现象,如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以及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和急躁等。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驾驶人的操作会受到影响,如换档不及时、不准确,操作动作变得呆滞,甚至可能忘记必要的操作。当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状态时,可能会出现下意识操作或短暂的睡眠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在驾驶机动车前,务必确保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从而保持充沛的精力。在驾驶机动车时,务必注重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的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之后应确保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需要在夜间驾驶,连续驾驶时长则不应超过2小时。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夜间驾驶需谨慎,尤其是凌晨时分,而白天则应避免午后高峰时段。长途驾驶时,建议寻找一位搭档,实行轮流驾驶制度,以确保安全与舒适。在长途驾驶过程中,为了避免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导致的肌肉僵硬和疲劳,建议驾驶员适时地调整坐姿,并进行深呼吸以放松身心。若在驾驶过程中感到疲劳或困倦,推荐您打开车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饮用一杯咖啡等提神饮料。然而,最安全的方式是在服务区停车,下车后活动一下腰腿、颈肩等肌肉,待体力恢复后再继续上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tc/1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