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风雨过后,新河才是我们的梦想天堂

这次的劫波,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在钢筋水泥的囚牢中,我们更想念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之后的日子,你还会留恋喧嚣浮躁的城市吗?我想,许多人不会了。胶莱河畔鸟纷飞劫波之后,我们最向往的,应该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乡野环境,而我的老家新河,正好可以满足人们诗意栖居的所有想象。春天品“三美”生活有滋味新河镇是平度最西北的乡镇,地处昌邑莱州平度三县市交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新河大集五天一赶,小集天天有,一年四季有丰富多样的海鲜和河鲜。新河品类繁多的鱼虾不计其数,春天“三美”更是脍炙人口。春天第一美当属地根虾。地根虾模样如蜷起的小指,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正月里赶集,新河人都忘不了称上半斤地根虾,回家尝尝鲜。经过了一个寒冷冬天,带籽的地根虾富有质感,滋味里蕴含海水海藻的气息,带着春天第一美的霸气。新河人吃地根虾,最经典的做法是将虾焯熟,加上菠菜和凉粉,浇上芥末油进行凉拌。这款凉菜,红绿白色彩悦目,虾儿肥美、菠菜清爽、凉粉滑溜溜,再加上人们又怕又爱的拱鼻子的芥末油,好吃到根本停不下筷子。春天第二美是蛤喇汤。新河人最爱喝的蛤喇汤是白蛤喇汤。所谓白蛤喇,也叫棉蛤喇,味道鲜而不恶,漂出的汤汁呈乳白色,捞出蛤喇,沉淀汤汁,去掉泥沙,同时麻利利地扒出蛤喇肉,新河人做这套营生,犹如行云流水。漂蛤喇是个技术活儿,会漂的,漂出来的蛤喇肉肥而嫩;不会漂的,漂出来的蛤喇肉瘪而老。会不会漂,关键看火候的把握。做蛤喇汤先用葱姜爆锅,然后加汤烧开,蛤喇肉用白面拌一拌,下进汤里,最后放入切好的韭菜或菠菜。不一会儿,蛤喇汤出锅,全家人围坐一起,连喝三碗,那个熨帖的感觉,新河人称为“熨酢”。春天第三美,开凌梭当仁不让。顾名思义,开凌梭是冰河解冻之后,毗邻新河的渤海湾特产。新河集上的开凌梭总是新鲜的,鱼身紧绷绷,鱼眼是鼓凸凸的红。过年正月里走亲戚,新河人提着几条开凌梭,送长辈,送亲友,此乃最高的敬意。开凌梭清蒸红烧皆美味,但最地道的还是家常焖。将鱼除去内脏,清洗干净,过油轻煎,加水慢炖,出锅时撒上韭菜花,那滋味儿鲜亮到脚后跟。

十里风景画鸟儿身旁飞

开车行驶在新河的乡间道路,但见植物丰茂,鸟儿纷飞,风景如画,疲惫的身心得到舒展。凝望一碧如洗的天空,眼睛掠过澹澹的河水,追随鸟儿的翅膀,让思绪信马由缰,驿动的心渐渐平息。蒲苇之中鸟妈妈和鸟宝宝李梅摄新河的生态环境好,鸟儿也在这里,找到自己失去的天堂。每年,摄影爱好者们都会三五成群,结伴来这里拍鸟。胶莱河水草丰美,野鸭白鹭天鹅翔集,是摄影者最爱去的地方。在他们的镜头里,有各种各样珍稀的鸟类。在新河,人们经常会与美丽的鸟儿不期而遇。

去年春天,我在新河的乡间小路,远远看到了一只鸟儿的影子。那是一只很大的鸟儿,蹦蹦跳跳,彩色羽毛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如骄傲的公主在自己的领地里漫步。我深深被其吸引,情不自禁下车去追,但见它翩然飞起,落入远处绿油油的麦田里了。

鸟儿不仅活跃在新河的田野上,还大胆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演绎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有一次,老妈告诉我:家里的石榴树枝丫间,有个鸟巢,已经孵出来七八只小鸟。鸟妈妈出来进去地给小鸟喂食,一家人很是热闹。“什么鸟?”我好奇地问。“不认得,看那个样儿,好像是外国鸟。”老妈眼中的“外国鸟”,惊动了城里的摄影爱好者。他们连续几天在我家蹲守,拍了不少照片。母亲说:人太多,吓得鸟儿都不敢靠前,给自己的孩子送饭了。来我家看鸟的人多了起来。老妈说,有个邻居想看窝里的小鸟,用手拽着石榴树,使劲一拨拉,小鸟受了惊吓,后来,大鸟就把它的孩子们都搬走了。嗷嗷待哺的鸟宝宝李梅摄为此,老妈煞是后悔,说:以后鸟儿恐怕不会来咱家垒窝啦。也许是感知到老妈的善意,第二年,我们回家时,又在窗台上发现了一个鸟窝,里面有七八个鸟蛋。这次,老妈把它们保护得好好的,直到小鸟孵出来,一个个飞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新河人说话也用“鸟语”。新河农家门前花开李梅摄那天,我跟老妈说起,她看大的几个孩子,都一个个离家,去了北京上海工作,老妈很理解地说:”人就像鸟,长大了要出飞。你没看到,住在咱家的小鸟长大了,大鸟一个个把它们领出来,呼、呼,往这里飞飞、那里飞飞,练习几天,小鸟翅膀就硬了,都飞走了。”还有一次,说起人需要户外运动这个话题,老妈又拿鸟作比:“是啊,人就像鸟,是个动物。你没看见,那些鸟儿,天天都从窝里飞出来,这里瞅瞅,那里站站,再回来,心就安下了。”像鸟儿一样生活,恐怕是我们很多人的理想吧?在鸟儿的天堂长大,我们的性情也有了鸟的习性。“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我家小院石榴树与地瓜花苗尔平摄

从乡村飞往城市的我们,多年之后再回首,却终于明白,最美的风景在老家,最好的生活在田园。

人文鑫新河百姓很惬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县交界,鱼米之乡,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使新河人形成了开放包容、敢闯敢干、勤劳智慧的优秀品格。新河是一个有底蕴的地方。新河妇女忙草编这里是中国草编工艺品之乡。“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艺人”。新河草编已有多年历史,姑娘媳妇老婆婆,围坐炕头编草辫,是我们从小见惯的生活场景。据老妈说,她肚子里怀我九个月,眼看快生了,心情很烦恼。原因是:不想生,不想坐月子。“俺七八个人,坐在热炕头上,说说笑笑地编着活,那多热闹!”“后来,有了你,在家里憋了半月,才习惯了。”说起新河草编的名气,新河人还有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出访印尼,王光美头上戴的那顶亮丽的草帽,就是在新河定制的。中国草编看山东,山东草编看新河。草编这一传承年的民间艺术,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给了新河腾飞的力量。近年来,新河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充分激发草编产业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注册“指间大象”商标,开启了草编产品的高端品牌打造之路。年6月,“指间大象—山东平度新河草编非遗技艺展”在北京举行,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并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的新河草编,引爆全场,惊艳世人。如今,草编成为新河的大产业。企业90多家,产品上万种,远销欧美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24亿元。轻轻松松编草编,坐在炕头把钱赚。新河人的生活是惬意的。新河人更惬意的,还是新河的新变化。新河是一个有温情的地方。新河的民生文章做得用心。镇财政每年出资给全体新河百姓投上民生意外伤害保险;关医院学校,是镇里着力改善提升的重点;镇里还设置“高考励志奖”,考上大学的孩子会得到奖励,已经连续五年举办“老家新河——情系教育奖学大会”,年更是拿出15.5万元,奖励了62名大学生。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在外能够骄傲地说起“我是平度人,老家在新河”,激发他们不忘家乡、不懈奋斗的动力。新河是一个赶时尚的地方。去年4月,新河开通域内公交,设置63个站点,覆盖63个村,65岁以上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实施免票政策。出门坐公交。这已经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坐上公交,到周边村庄走亲访友赶个集,新河人的生活出行更方便。新河是一个爱浪漫的地方。浪漫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幸福的奢侈品。这些年,新河人在经济发展上表现抢眼,在文化发展上也可圈可点。“新河一家人”民间才艺大赛连续举办两年,在盛夏的新河,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潮。从幼儿园几岁的孩子,到村里80多岁的老人,纷纷来到舞台上各显其艺。才艺大赛经手机直播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tc/7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