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河姆渡文明之光普照四明大地,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的绰绰帆影诉说着人杰地灵。宁波,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为过去的拥有,而让现在与未来更具希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后的年12月8日,宁波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宁波逐步走上了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良性发展道路。
东方大港商埠名城文献之邦江南水乡01
宁波城市建设划时代的70年
放置在河姆渡文化以降约年的宁波文明史之中,70年的时光,不过沧海一粟。
但于宁波的城市建设史而言,这却是沧海而成桑田、划时代的70年!
自唐长庆元年即公元年建城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后年宁波正式开埠,在长达多年的时间里,宁波的城市界限从未超脱唐末所筑罗城那小小一圈的城郭——大致为今日江厦街—灵桥路—长春路—望京路——和义路围合的区域。
从年开埠到年新中国成立,这多年的时间里,宁波的城区范围也不过是往今日的江北老城区、甬江两岸以及奉化江西岸的老江东稍稍扩出了些许。
01
旧南塘河
02
新南塘老街
03
旧月湖东岸
04
新月湖
05
旧甬江东岸
06
新宁波书城
而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这70年,宁波城市触角所及的土地,是之前1多年总和的30倍犹不止!
据《宁波市志》,年,宁波老市区建成区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而到了年底,这个数字是.5平方公里。宁波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14%,增长至了今天的接近73%。
这70年,多少村野亮起了霓虹!
这70年,多少天堑变成了通途!
这70年,多少平地矗起了高楼!
这70年,多少故事诵为了传奇!
战火硝烟散去后我们脚下百废待兴的这片土地,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而雕琢出了之前十数代人所难以想象的一座央央港城!
这背后,多少艰辛、多少险阻,多少勇气、多少汗水,多少智慧、多少心血……
多少宁波城建人,克难攻坚,奋勇前行!
三江口新景
今天,我们在城市道路的延展中、在过江桥梁的跨越中、在摩天楼宇的生长中、在公园的绿意葱茏中、在住房的更新换代中、在一座座新城和一个个旧貌换了新颜的城市功能区块中,回眸这70年来宁波城市建设的风云、感怀每一位宁波人生活的巨变,致敬宁波城建人、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同时,也放眼更长远的时空,为我们生长于斯的这座城市的未来,标注一个新的起点。
02
大道通途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骨架。路网是一座城市的“年轮”。
城市路网建设,可以说是宁波城市建设70年“最华彩的篇章”。
点击图片查看图文《中山路的华丽转身》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市政基础设施甚为落后,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年,老市区道路总长.8公里;一直到年,经过多年的新建、改建,宁波老市区道路长度才刚刚突破公里。而到了年底,宁波中心城区道路里程达到了公里。
在城市道路的不断延展中,宁波的“城市年轮”——城区外环线,也不断往东南西北外扩。单从一条中山路的不断往东、不断往西延伸,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宁波城市疆域在这70年间的开拓之功!
中山路西塘河畔
中山路樱花公园路段
中兴路与中山东路口
与此同时,打通“断头路”、建设绕城高速连接线、持续推进城市快速路、以地铁和城际铁路加速构建“轨道上的宁波”……则让宁波城市的路网结构不断趋于完善、城市交通日益便捷。
而在长三角一体化、宁波都市圈、沪甬同城、杭甬同城、甬舟同城等战略之下,在沪嘉甬铁路、金甬高铁、甬舟铁路、甬台温高铁、杭甬高速复线、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城市快速路等等待建、在建、已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连通之下,宁波的城市边界,已经在并还将进一步延展……
无止境的道路,终有一天,将把城市的触角布满宁波全域!
04
桥跨江海
宁波城自古依水而兴。桥之于城市,犹如翼之于飞鸟,既有大功用也是令人注目的城市标志性景致。
灵桥新江桥但在新中国之初,宁波老城区的三江之上,只有年建成、饱经炮火沧桑的灵桥,以及在清代所建的新江桥浮桥。
年9月30日,后来改名为新江桥的三孔双曲拱桥“反帝桥”建成,原来的浮桥,移到了现在解放桥位置继续使用。过了十多年,直到年4月29日,解放桥才完全变成钢筋混凝土桥。
随后,解放桥所用的浮桥,又迁到了现在江厦桥的位置。再过了将近10年时间,在年11月18日,水泥混凝土钢柱梁结构的江厦桥方告竣工通车。其间,于年12月31日新建成了兴宁桥。
这5座跨江大桥,便是宁波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前三江上全部的过江通道。
琴桥庆丰桥而在随后至今的近30年间,甬江大桥、琴桥、外滩大桥、湾头大桥、庆丰桥、青林湾大桥、明州大桥、长丰桥、芝兰桥、澄浪桥……宁波主城区的三江江面上,现在已经有多达24座已建成的跨江大桥,风姿各异,而皆为美景!
梅山红桥象山港大桥
更有跨海的大榭大桥、梅山大桥、梅山红桥,以及气势更为宏阔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三门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等跨海大桥,将宁波的交通之翼伸向了更远的远方。
跨江跨海的大桥,通常是城市交通最紧要处的一个关节。宁波城区桥梁数量的飞速增加,在侧面反映了70年来宁波城市发展的突飞猛进。
中兴大桥建设中的三官堂大桥而宁波老城区与新城区、新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过江交通联系,以及江面上的桥景风姿,还将随着更多大桥的建设——如在建的中兴大桥、三官堂大桥、西洪大桥以及待建的新典桥、邵家渡大桥等等,而更紧密、更丰富。
04
新城星布
在城市道路的不断延展中,在三江上桥梁一座接着一座飞架而出中,宁波老城之外,一座座新城也拔地而起。
奥体中心
轨道交通北仑段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宁波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老海曙、老江东、老江北内交通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等的修建上。医院、市人民大会堂、工人俱乐部即后来的工人文化宫、宁波第一家新华书店、宁波剧院即今天的逸夫剧院等等一批公建设施,即落成或开设于这段时期。
改革开放后,宁波开始在老三区之外铺展新的城区——主阵地是镇海片、北仑片。宁波大学的建设,以及镇海炼化、镇海电厂、北仑电厂、宁波港等超级工程的相继推进,可以视作宁波新城拓荒之始。
鄞州新城新景
而今天意义上的新城,则肇始于年原来的鄞县决定在钟公庙的广阔田野上兴建一个全新的城区——鄞县中心区。
之后的十年间,“宁波向南看”成为标示宁波的南部新城崛起最广而人知的一句口号。年鄞县撤县设区,年鄞州区政府迁入新城,南部新城进一步吸引了全城的目光。
而从年开始,“宁波向东看”——在“一城双心”规划下,东部新城正式进入开发建设期,经十年建设后,以市行政中心年东迁为标志,宣告东部新城核心区基本成型,在三江口这个传统城市中心之外,宁波新的城市中心鼎立在了东方!
东部新城新景
在南部新城、东部新城相继崛起后,近十几年间,更多的新城不断涌现——由甬江新区蜕变而来的高新区进一步拓展了宁波东部的城市疆域,城市东南则拓出了东南新城、东钱湖新城,江北跳出老城在西北方向建姚江新城、慈城新城,镇海新城分庄市片、骆驼片,北仑在主城区外拓出了滨海新城、梅山-春晓新城…
杭州湾新区
而在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奉化成为宁波新的城区,作为融入宁波主城区的战略之一,奉甬新城、中交未来城、方桥生命科学城等新城陆续启动。在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浙江构建世界级大湾区战略下,昔日不毛的滩涂上,则崛起了杭州湾新区……
革故鼎新。
一座座新城的都市霓虹,不仅更新了宁波城市的版图、拉开了宁波城市的框架,也安放了无数人新的梦想和美好生活。
05
区块璀璨
新城的崛起与老城的更新,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这70年间宁波不断走向繁华的两条轨道。而都市繁华的表征,则藏在新城、老城内一个个或于村野农田上新矗起或于老街旧巷中旧貌换新颜的城市功能区块里。
南塘老街
和义大道→天一广场
从鼓楼步行街、城隍庙到老外滩、天一广场、和义大道、月湖盛园、南塘老街……宁波最古老的城区,因了这些城市功能区块而焕然一新。
来福士、宁波书城、和丰创意广场、宁波财富中心、鄞奉片区……则是于宁波近现代工业的基石上开出的新时代的盛大气象。
鄞州万达→南部商务区→东部新城中心商务区
麦德龙、鄞州万达、南部商务区、湾头以及东部新城会展中心、金融中心、航运服务中心三大中心、东部新城门户区等等城市功能区块兴建之初,周围都还看得见广袤的农田。
70年间这数不胜数的城市功能区块的建设,是70年来宁波城市面貌蜕变最鲜明的注脚,也是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商贸活力迸发最好的注脚。
蜕变还在继续。
老城鼓楼旁的新、江厦桥东的新世界广场,湾头的万象城,甬江北岸的宁波文创港,东部新城第一高楼南侧的时尚创意中心及新第一高楼旁的阪急阪神,高新区和高桥新的印象城,鄞州印象城旁的万象汇、宝龙广场以及奉化江畔的欢乐海岸……更多的都市繁华,将在这些在建的商贸区块中迸射。
1.市图书馆2.宁波大剧院
3.高教园区4.文化广场
5.老外滩6.机场T2航站楼
而新的市图书馆、城展馆,宁波博物馆,宁波大剧院,南北两大高教园区,文化广场,奥体中心,新的机场航站楼、宁波西站,东钱湖畔新的国际会议中心……医院、新学校,将在交通、文化、医疗、教育、会展等等方面,不断完善宁波的城市功能。
更多的城市功能区块,是我们每一个人更美好生活的所系之处!
06
高楼摩天
高楼大厦,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高度,更是现代化都市最直观的象征。
在宁波建城之前便已矗立的高约50米的天封塔,在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宁波城的“第一高度”。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江北原奔野大厦、中山东路7号楼等一批高度逾60米的楼宇的相继建成,才将宁波的城市高度推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年宁波启动第一轮大规模城市建设后,宁波的高楼史,真正开篇。
左上为中农信大厦
右上为南苑环球
右图为中信国际酒店
从年高米的中信国际大酒店成为宁波第一幢百米高楼,到同年高米的中农信大厦建成并在之后的九年时间里一直占据“浙江第一高楼”位置,再到年南部商务区宁波商会·国贸中心首度把宁波城市高度突破米,随后东部新城建成迄今的“宁波第一高楼”、高.8米的环球航运广场……近20年多年间,宁波的摩天高楼如雨后春笋,宣示着一座现代化港城向天空生长的勃勃雄心。
天封塔,早已淹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间。而我们的城市,还在向更高的天空生长。
在建的绿地中心
在三江口,新世界广场中在建的宁波塔,高米。在东部新城,将建的宁波中心,高米;城市之光,高米…
交邮大厦
从三江口宁波最早一幢现代化高楼、高32米的交邮大厦,到东部新城在建的高米的城市之光,宁波城市不断攀高的这条路,是这70年间宁波城市实力不断提高所走的路,也是宁波望向更高远的未来的目光!
07
绿意满城
公园、绿地,是城市的一袭华服,更是我们的生活亲近自然美好的一个表征。
东钱湖环湖绿道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宁波城区内绿地寥寥。年,城区绿地面积仅2.15公顷——便是行道树,当时也就濠河埠头一带稀疏百余株;到年宁波获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时,市级公园不过中山公园、月湖公园、儿童公园、江滨公园、老动物园等5座。
而截至年底,市建成区公园数量已达个,面积达公顷,市民出门米基本就能见绿。从年到年这4年里,宁波公园绿地每年新增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个日湖公园的面积!
70年来,宁波有无数原先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变成了现在市民放松身心、日常休闲的绿意葱茏、设施完善的好去处。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月湖公园→日湖公园→
东部新城生态走廊→市植物园
从昔日破旧的月湖变成今天的国家5A级景区,到不断蔓延的三江六岸绿带,再到新建的面积一个比一个大、其中各项文体休闲设施一个比一个完善的日湖公园、鄞州公园、东部新城甬新河绿色长廊及东部新城生态走廊、市植物园……城市的绿意,在70年间蓬勃生长、扩大,同时也深刻改变了宁波的城市面貌、宁波市民的日常生活。
宁波城从古月湖走来,走过三江六塘河,走进新日湖,今天,又正在走进更新的明湖——这像是宁波城市深具江南特质的水光绿意在岁月中舒张铺陈的一个缩影,也像是城市性格的一个缩影,从容而又坚定,朝着更美好的明天…
08
广厦万千
70年来宁波住房的演变史,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宁波人生活的演变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老市区住宅建筑面积不过.2万平方米。而到年,宁波城镇居民住宅达到2.28亿平方米!
从万到亿,70年间,宁波人的房子住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宽敞。新中国成立之初,老市区人均居住面积7.6平方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年,人均居住面积减少至了仅5.6平方米。而到年底,宁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有46.6平方米。
70年间,宁波人住得越来越舒适。从最早时候厨房、厕所公用的筒子楼,到一个大门进去两户人家、三户人家的两室户、三室户,再到成套房;从最早时候的砖木结构,到砖混结构,再到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多层到小高层、高层、超高层,从爬楼梯到坐电梯;从毛坯到精装修、智能化……这期间的巨大变化,宁波人感同身受。
这70年间,宁波的住房制度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福利分房时代,到今天的商品住宅与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人才安居房等等保障性住房共生,宁波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渠道从单一日趋多元。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依然在前行,我们的住房,相应也还在变化。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老旧的住宅小区不断消失,而像白鹤新村、划船社区这样的老小区,正在成为“未来社区”的路上蜕变。更多的新小区,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
在城市的霓虹变幻中,愿广厦千万间,居者俱欢颜。
09
数字中的宁波70年
鼓楼
来源:宁波住建
1、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同时呼吁本站用户也同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2、本网站上所发表的文章及其它附属品(如示例代码、截图及音、视频等),如果侵犯了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责任由发布者或转载者本人承担,本网站对此不承担责任;
3、如果您是图片的版权所有人,发现本站存在未注明出处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并说明具体条目标题,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取消有版权问题的内容。
4、在本网站发表、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没有义务查实文章或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的出处及其真实性。
新浪乐居,不止是房地产!
(←长按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