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这个传统小吃有点儿黄

南宫黄韭饺子

苏东坡说,“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在春寒料峭之时,鲜嫩清香的韭菜已是早春时节的盘中餐。许多人家春节餐桌上的饺子,大多也是喜欢“剪”了春韭来调馅,韭叶碧绿碧绿,看上一眼,也会口内生津。

而在南宫当地一带的春节年俗中,家家户户则喜用黄韭包饺子。黄韭,顾名思义,便是黄色的韭菜,馨香扑鼻,鲜嫩色美,自古就被誉为“菜中珍品”。黄韭栽培据说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河北深州西安庄有一位老人将韭根当柴烧,无意中放在烧火的炕上,过了10余天,未干的根竟长出了黄芽韭,于是这位老人试种冬韭,经过代代相传,不断改进,便成了如今的黄韭。

说起黄韭的种植很是与众不同。黄韭恶甜水而喜苦水,苦水浇灌而出,色黄鲜嫩经久不老,茎长味美略带甜味,水质越硬土壤越白,黄韭长得越好。据说黄韭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温度要求非常高,比种其他大棚蔬菜要麻烦得多,难怪一斤要卖到十几元钱甚至更高还供不应求,就连周边的新河等地也有了种植。

新津黄韭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每年大地初冻的时候,从大田里刨出青韭的韭根,放在壕子里种植,当韭菜出土时在大棚上盖上东西进行遮光。半月之后,韭菜叶由绿转黄,叶茎由鹅黄转为牙白,根部变为几近纯白。扯起一把黄韭,透出空灵飘逸之气,真是让人不胜爱怜。

每到年前的集市上,随处可见大筐大筐的黄韭,被小心覆盖在棉被下,只露出娇嫩晶莹的金黄一瞥,煞是动人。尽管价格不菲,但无论贫富人家,都纷纷解囊,带回家中做了年夜饺子。黄韭饺子配上新鲜的猪肉丁,吃在嘴里,香味扑鼻,余味无穷。

包猪肉黄韭饺子,猪肉也很关键,最好选用新鲜的三七馅,即三分肥七分瘦。将洗净后的黄韭放在案板上晾干,等黄韭的水分差不多干了的时候,再将韭菜细细地切成小段,与切得肥瘦相间的猪肉丁均匀搅拌,色泽清丽、香喷喷的饺子馅就拌好了。

炉灶上的水已经煮沸,将一只只白白胖胖的饺子下锅,顿时,饺子便如一尾尾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不一会,饺子的香气便扑鼻而来。由于制作黄韭饺子不加酱油,所以保留了最本真的色彩,看着那些由白胖到透明的饺子里色彩明丽的肉馅,口水也早已流出来了。顾不上烫嘴,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吧!

黄韭除了包饺子,也可以炒了吃。炒黄韭也是很有讲究的。温火、油少或炒的时间过长,炒出的味道都不好。旺火、油多,略炒片刻即出锅,此刻的黄韭香气扑鼻,油漉漉、嫩生生的,如果再配以鲜虾、鸡蛋或香干,爆炒出的黄韭更是鲜嫩味美,令人唇齿余香难尽。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都说春蔬滋味长,一畦黄韭,香在了风寒料峭之时,却已令人开始满心春绿了。

---END---

来源

邢台网(如有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手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dl/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