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南京已有多处海绵城市试点项目

南京已有多处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效果如何?

上月我市发布《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年,南京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进入提速期。此前,南京已在江心洲、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等多处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些“海绵”有没有起到“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作用?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丁家庄保障房片区是南京的海绵城市试点区,记者近日来到已经入住的凤悦北园小区。该小区的道路、停车位均采用透水材料铺装,一些彩色的道路区域则使用了透水性地砖。整个小区的绿化被分为块状,走几步就是一处绿地,而且不少绿地采用凹式设计,下雨时雨水渗透至地下,缓缓流入绿地积蓄。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这些“海绵”虽然能滞、蓄雨水,但大部分雨水最终还是流失掉,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凤悦北园的“海绵绿地”仍然需要绿化工人定期浇水。南京南站海绵广场下方用蓄水池回收的雨水,再利用时需要抽水喷洒,后期管护成本较高。部分区域“海绵”出现“饱和”后积水情况。

东大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成玉宁是南京首条海绵试点路天宝街的设计者,他表示,他所理解的海绵路、海绵广场、海绵绿地,应该是自然渗透、自然蓄水、自然利用、自然排放,体现城市设计的生态循环理念。如果一块“海绵”下面是硬的,那么积满后,多余的水就吸不了了;如果吸的水多数排到雨水管里,那仅仅只是解决了内涝;如果积蓄的水仍要机械或人工抽水喷洒,还不够环保节能。

成玉宁说,城市在建设中欠账太多,海绵城市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应该鼓励建设海绵城市的种种尝试,为其成熟化积累经验。海绵城市最终目的是将城市道路引向生态化,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他对南京建设海绵城市充满信心。(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最大保障房片区转型调查有色标签撕了

岱山保障房片区始建于年,是南京市集中规划建设的四个大型保障房片区之一,也是迄今最大的一处。其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计划安置12万保障对象。

从规划、开建到交付,岱山一直是社会







































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患者的守护天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dl/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