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能表达其生活方式、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文脉”。它不但是城市区分彼此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城市人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
平度草编工艺平度草编工艺已有年历史。据《续平度县志·卷十·民社志》载:“(清)咸(丰)同(治)后,由掖(县)之沙河传来,逐以盛行。”
据光绪三十一年()成书的《平度州乡土志·商务》载:“草帽辫,每年出售四千包,售于本境者半,售于掖商者半。本境麦茎颇佳,中辫料缘以无巨商,不能趸贩,所收者皆粗工,故无厚利。”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平度“西乡新河附近,又有设庄倡织台湾草帽者。草由海舶运来,分布各村,令妇女学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尽管此业曾一度低迷,但民间妇女仍操之不辍,“间有缉辫者,只供本地织草帽之用”。
建国后,草制工艺品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至80年代,草制工艺品生产普及全县当时的45处公社、个村庄,业者7.2万余人。现在平度新河、店子、运山已发展草制工艺品企业近20个厂家或公司,平度全市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草制工艺品产业群。
平度草编包括设计、染色、薰蒸、成型等工艺流程,以麦草、蒲草、玉米皮、草麻、草柳等为原料,现已由单一的麦草草辫、草帽,发展到用麦草、蒲草、玉米皮、草麻、草柳等多种原料制作的草辫、草帽、草茶垫、草门帘、草提篮、草拖鞋、草地毯、草座垫、草纸篓及各种草装饰品和草包装品,达10余类、万余个品种。
如今,平度草编不仅形成了一种利民富民、出口创汇的民间手工艺产业,而其产品也成为一种深受国内外客商、用户青睐的精美工艺品。年,平度草编工艺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来源: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青岛新闻网等)
你也许错过了这些精彩内容(点击标题跳转阅读):
因为有你,我们的假期很安心!
关于清明的这些“事儿”你可都知道?
除陋习树新风,这个清明我们这样缅怀!
文明随手拍第四期征集“文明出行好习惯”
青岛文明祭奠风气逐渐形成这些事上榜文明周记
文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