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新河县 >> 新河县地理 >> 牛城简介

牛城简介

牛城简介

蜗牛城·邢台市

邢台市,简称“邢”,古称邢州、顺德府,是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1]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邻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相望,北连石家庄、衡水,南接邯郸,是中原城市群的北部门户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1-2]

邢台市辖2区2市15县,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境内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高铁、京九高铁、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太行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邢和铁路、邢黄铁路、邢济铁路、邢衡铁路、邢介铁路、邢衡高速、邢汾高速、邢临高速公路、青银高速横贯东西,与邢台国际内陆港、邢台机场构成了“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交通枢纽。[1][3]

邢台市拥有余年建城史,余年建都史,距今五万至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是华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城市之一,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4-5]历史上曾四次建国、五次定都,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4]从古至今历经三千多年行政建制未曾中断、城址未曾迁移,[6]被称为“燕赵第一城”。[7]邢台古城有“京南第一城”之誉。[8]

邢台悠久的历史涌现出郭守敬、李牧、魏征、宋璟、刘秉忠等先贤,走出了郭威、柴荣、孟知祥、孟昶等帝王,千古一帝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9-10]邢台也是唐朝皇室祖籍地(唐祖陵)[11-14],发生过尧舜禅让、胡服骑射、巨鹿之战、黄巾起义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有破釜沉舟、鹿死谁手、民脂民膏、腹背受敌等三百余条成语、典故源自邢台。

牛城信息

中文名称

邢台市

外文名称

XingtaiCity

别名

邢襄、牛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下辖地区

2区、15县、2县级市

政府驻地

桥东区红星街号

电话区号

(+86)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华北平原中部、河北省中南部

面积

1.24万平方公里[1]

人口

.92万人(年)[15]

方言

冀鲁官话-邢衡小片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崆山白云洞、邢台大峡谷、天河山、九龙峡

机场

邢台褡裢机场(在建)

火车站

邢台东站、邢台站、清河城站

车牌代码

冀E

高等学府

邢台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知名企业

冀中能源、今麦郎、邢台银行

市树市花

国槐,月季

海拔最高点

不老青山(米)

解放日

年9月24日[1]

地区生产总值

.4亿元(年)[16]

行政代码

城市新区

邢东新区

轨道交通

邢台轨道交通

市委书记

朱政学[17]

市长

董晓宇

历史沿革

市名由来

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说:“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竞流,故称井方,《易经》曰“井,德之地也”,上古时期黄帝曾在邢台干言冈一带耕作,《诗经·国风》曰:“出宿于干,饮饯于言”。黄帝教民开发利用井水,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乃合井、邑二字为一字,即为“邢”,此为邢得名由来。

台,积土四方高丈曰台,邢台最早的台为邢侯所筑之台,赵成侯二十年(公元前年)赵在邢台建檀台、信宫,并立为信都,《史记·赵世家》:“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太平寰宇记》记载:“赵成侯造檀台,有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赵武灵王十九年正月,赵国在邢台信宫大朝五日,乃发布胡服骑射的国策。《顺德府志》记载:“土筑台丘,花木点缀,历为盛游之地!”檀台烟雨自古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

年(宋宣和二年)宋徽宗赵佶合古“邢”字和邢侯所筑“行台”之“台”二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隶属信德府。此为邢台二字正式成为政区建置名称。[18]

建置沿革

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曾躬耕于邢台干言岗,《诗经·国风》记曰:“出宿于干,饮饯于言”。[19]

公元前17世纪,邢氏族聚居冀南,以族名命地为“井”,即“邢”。[18]

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曾九战于邢台大陆泽,邢台成为华夏族融合的重要地域。[19]

尧帝晚年建都邢台柏人城,并于大麓禅位于舜帝,此为中国禅让制的根源。[19]

大禹治水于邢台大陆泽。[19]《史记》记曰:“北过逄水,至于大陆(大陆泽)”。[19]

夏代《禹贡》定九州,邢属冀州,冀字下部的“共”字原为古邢字,代表邢地。

鲧堤、丹朱墓、尧山、尧台、象城、柏人城、干言岗等华夏先祖的遗迹,至今犹存。[19]

商代

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20],为京畿地,经祖辛、沃甲、祖丁等王,历时百余年。[18]

自南庚迁奄,邢地为邢国(方国),是商朝的肘腋之国。[19]

邢国之女妇妌为武丁皇后,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即为其所铸。[19]

商朝末期邢侯为商朝三公之一,帝辛(即商纣王)于邢台筑沙丘行宫。[19]

周代

公元前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是周朝53个姬姓封国之一,历时四百余年。[18]

公元前年(周襄王十七年)卫国以反间计灭邢,汉简《孙子兵法》记曰:“卫之兴也,卫师比在邢"。

公元前(周襄王二十一年)晋文公伐卫,邢国归晋,[19]邢为晋国属地。[18]

晋景公十一年(前年)申公巫臣(子灵)奔晋,被封于邢国。[18-19]

赵国

公元前年,邢为赵国所属。赵王之子赵襄子曾食采于邢,故有襄国之称。[18]

公元前年,三家分晋,邢台为赵襄子封邑(邢襄大地一名之由来)。[18]

公元前年,赵成侯据邢,邢为赵国信都。[18]

公元前年(赵武灵王二十年)赵国大朝信宫五日,发布胡服骑射的国策。[18]

公元前年(赵惠文王四年)发生沙丘宫变,赵武灵王去世于邢台沙丘宫。[18]

秦朝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设郡县,在邢置信都县,属钜鹿郡。为全国36郡之一。[18]

公元前年,秦始皇病逝于邢台沙丘宫,胡亥于此矫诏篡位。[18]

秦朝钜鹿郡

公元前年,张耳、陈余据信都拥立赵歇为赵王。[18]

汉朝

公元前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今邢台),为常山国都。[18]

公元前年(汉高祖四年),改置襄国县,属赵国。[18]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在鄗城(今柏乡)称帝,建立东汉。[18]

公元年(中平元年)巨鹿郡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18]

公元年(汉建安十七年),改隶冀州魏郡。[18]

三国时仍名襄国县,属魏国,隶属冀州广平郡。[18]

晋代后赵/襄国

公元年(西晋永嘉六年),羯人石勒纳张宾之策,进据襄国(今邢台)。[18]

公元年(东晋元帝大兴二年),石勒于襄国称赵王,国号“赵”,都襄国,史称后赵。[18]

公元年(建武元年)石虎迁都于邺,襄都置为襄国郡,为陪都。[18]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襄国先后隶属广平郡、易阳郡、南和郡,北齐、北周时置襄国郡。[18]

公元年(北魏孝昌二年)设殷州,治所广阿(今隆尧),辖赵郡、南巨鹿郡(南赵郡)、巨鹿郡、北广平郡。[18]

公元年(北齐天保二年)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殷州改名赵州,治所仍在广阿(今隆尧)。[18]

隋唐宋金

公元年(隋开皇三年),废郡立州,复改襄国郡为县,曾隶洺州。[18]

公元年(隋开皇九年),襄国县改称龙冈县。[18]

公元年(隋开皇十六年),于邢地置邢州。[18]

公元年(隋大业三年),复置襄国郡,治领龙冈。[18]

公元年(唐武德元年),改襄国郡为邢州。[18]

公元年(唐天宝元年),罢邢州,改钜鹿郡。[18]

公元年(唐至德二年)复为邢州,龙冈属之。[18]

公元年(中和元年)孟方立迁昭义军于邢州,辖邢、洺、磁三州十八县。[18]

公元年至年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在邢地置邢州,治龙冈县。设昭义军、保义军、安国军。[18]

公元年至年(宋建隆元年至重和元年),仍置邢州。[18]

年(宋宣和元年),罢邢州,置信德府。[18]

年(宋宣和二年)宋徽宗赵佶升邢州为信德府。宣和二年(年)改龙冈县为邢台县,始有“邢台”之名。[18]

年(宋宣和七年)邢为金朝属地。[18]

年(金天会七年),改信德府为邢州,邢台县为邢州治。[18]

元明清

元初设邢州万户府,立安抚司。

公元,在刘秉忠、张文谦等邢州大臣的倡导下,忽必烈试治于邢。在选拔真定张耕、洺水刘肃为正副安抚使之后,通过选贤任能、兴利除弊、劝课农桑等一系列政策,邢台很快“老幼熙熙,遽为乐郡”,史称“邢州大治”。[21]

年(元中统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邢台建元帅府。同年九月,忽必烈特取《易经·坤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诏升邢州为顺德府。[18]

年(元至元二年),改顺德府为顺德路,隶属中书省,辖内丘、任县、唐山、平乡、巨鹿、邢台县、广宗、南和、沙河九县。[18]

年(明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直隶京师。[18]

清代基本沿用明制,邢台隶属关系未变。[18]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废府留县,邢台各县属直隶省冀南道。[18]

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辖区属之。[18][22]

顺德道

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道废,邢台各县均直隶于河北省。[18]

年河北省在邢台设第十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驻邢台县城。[18]

年“七七事变”,10月15日本侵占邢台,设伪顺德道。[1][18]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建立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政府,辖区分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8][22]

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邢台辖区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年9月24日,邢台解放,9月25日析邢台县城厢建邢台市,邢台市政府宣告成立,自此始有邢台市建置。[18][22]

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撤销,邢台各县属华北行政区。[18]

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原华北行政区冀南四专区和太行一专区部分县(市)为辖区成立邢台专区,同时成立邢台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专员公署驻邢台市。[1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11月1日,邢台市改设为邢台镇,隶属专员公署。[18]

年4月,邢台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邢台专员公署。辖邢台镇和15个县(邢台、沙河、内丘、临城、隆尧、任县、柏乡、南和、宁晋、巨鹿、平乡、新河、广宗、南宫、威县)共计16个县(镇)人民政府。[18]

年12月7日,邢台镇与邢台县合并,邢台镇改建为邢台县城关区。[18]

邢台市

年11月5日,邢台镇恢复建制,仍隶属专署。[18]

年11月,清河县由衡水专区划归邢台专区,时邢台专署辖17个县(镇)。[18]

年12月17日,邢台镇升格为邢台市(省辖市),市人民政府成立,由邢台专署监督领导。[18][22]

年4月23日,邢台专署与邯郸专署合并为邯郸专署,并将宁晋县、新河县划归石家庄专署领导。[18][22]

年11月29日,15个县(市)合并为4个大县,即邢台县(含邢台市、沙河县)、内丘县(含临城、隆尧、柏乡)、南宫县(清河、威县)、巨鹿县(含广宗、平乡、南和、任县)。[18]

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恢复邢台专区建制,复建河北省邢台专员公署,机关驻地邢台市。[18][22]

年12月,设立临西县。至此,邢台专署共辖1市(邢台市)、17县(邢台、沙河、临城、内丘、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宁晋、巨鹿、新河、广宗、平乡、南宫、威县、清河、临西)共18个县(市)人民委员会。[18]

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市设桥东区、桥西区、郊区3个市辖区。[18]

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市升为河北省直辖市,与邢台地区分设。[18]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县划归邢台市领导。[18]

年9月17日,经民政部批准,撤销邢台市郊区,邢台市仅辖桥东、桥西二区。[18]

年3月、年5月,南宫、沙河两县先后改为地辖市,为县级市。[18]

年7月1日,根据省委冀发[]16号文件,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为邢台市,邢台地区撤销,组建新的地级邢台市,成立新的邢台市人民政府,辖2区2市15县,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8]

邢台市商代为邢都,周朝为邢国,秦汉时期属巨鹿大郡,晋代为后赵石勒之都,隋代为襄国郡、唐代之邢州,宋代之信德府、元代之顺德路,明清为顺德府,民国为河北第十五督察区,日占时期为顺德道,解放后为邢台市,历史源远流长,国-都-郡-州-府-路-道-市,邢台从古至今行政建制一脉相承,未有断绝。[1][18]

行政规划

这么多介绍没有划分区域也不好

邢台市共有84个乡、89个镇、23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置镇75个、有个居民委员会、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年,邢台市人民政府辖2个市辖区(桥西区、桥东区)、代管2个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15个县(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任县、柏乡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平乡县、新河县、广宗县、威县、临西县、清河县),共19个县(市、区)。[18]

行政代码区划名称面积(k㎡)人口(万)邮政编码政府驻地邢台市01桥东区桥东区南长街街道桥西区9950钢铁路街道邢台县835054001桥东区临城县临城镇内丘县内丘镇柏乡县柏乡镇隆尧县隆尧镇130任县4350任城镇南和县和阳镇宁晋县凤凰镇巨鹿县41055250巨鹿镇新河县36055650新河镇广宗县广宗镇平乡县中华路街道威县洺州镇清河县42054葛仙庄镇临西县临西镇南宫市凤岗街道沙河市褡裢街道说明:根据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至年年底。[2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中部,晋冀鲁三省之中。北纬36°50′~37°47′,东经°52′~°49′之间,东以大运河和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北及东北与石家庄市、衡水市相连,南接邯郸市。市域东西最长公里,南北最宽80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24]

地形地貌

邢台市地处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境内地势高差悬殊,西高东低,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阶梯排列,以平原为主。京广铁路南北贯穿于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处,西部为山地和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18]

邢台大峡谷

山地位于邢台、沙河、内丘和临城四个县(市)的西部,面积为.3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21%。山脉多呈北北东走向,海拔高度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山峰很多,如:北武当山米、黄榆岭米、云梦山米、紫金山米、西五指山米、大佛堂垴.7米、太子岩米、灵霄山.6米等。最高峰位于邢台县与内丘县和山西省昔阳县交界的不老青山,其主峰十字圪梁,海拔米。该区有大面积花岗岩、片麻岩外露,因其抗风化力弱,山顶多呈浑圆型,风化壳较厚,沙粒含量多,植被较好。[18]

丘陵位于山区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大体以百米等高线与平原为界,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29%。海拔高度~米,岗坡起伏、坡度较缓。分布在山前地区,是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区以石灰岩和片麻岩为主,间有少量石英砂岩。岗坡土薄缺水,常受干旱威胁,植被稀疏。地下埋有多种矿藏。[18]

平原位于京广铁路以东,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50%。海拔高度~30米,坡度1/~1/00。根据形态和成因的不同,分为山麓平原及低平原两部分,二者基本上以滏阳河为界,故又俗称滏西平原和滏东平原。[18]

邢台市地形图

山麓平原位于滏阳河以西京广铁路两侧(俗称滏西平原),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1.78%。地势倾斜,坡度1/~1/0,扇缘参差不齐。扇基土层薄、砾石多、质地粗;扇缘土层厚,虽有砾石,但多被黄土覆盖,质地稍细。靠近山麓部分的平原坡度较大,流水切割作用明显,河流阶地发育;中腰地带坡度渐缓,侵蚀变轻;平原前缘地势平缓开阔,与两大碟形洼地——大陆泽、宁晋泊相连,地势低洼、河流汇集,最低处海拔高度仅24米左右,历来易积水成灾。[18]

低平原(俗称黑龙港流域)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72%。大体位于滏阳河以东至卫运河西岸。海拔30米左右,西南部略高,东北部稍低,坡降大体在1/00。由于历史上受黄河、漳河等河流决口、改道,泛滥冲淤、重迭切割的影响,地貌形态十分复杂。古河床和沙丘岗坡呈带形分布,中间形成许多封闭洼地。[18]

气候

邢台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内温差大,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在12℃-14℃,其中1月为最冷,平均气温在-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这里春季多扬尘风沙,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潮湿;秋季天气稳定、气候凉爽;冬季雨雪偏少、干燥寒冷。秋季出游最为适宜。

水文

邢台市主要水系图

邢台市共有河流21条,除东部界河——卫运河外,均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和黑龙港两大水系,河道总长度公里,堤防公里。行洪河道16条,排沥河道5条。[18]

子牙河流域共有15条行洪河道,分别是:洨河、北沙河、午河、泜河、李阳河、小马河、牛尾河、白马河、七里-顺水河、南澧河、沙洺河、留垒河、北澧河、滏阳河、滏阳新河,这些河道除留垒河外,均发源于西部太行山区,上游源头繁多,流域形状呈倒扫帚型。河道上宽下窄,源短流急,平时基流很少,甚至干涸。汛期易暴发洪水,洪水形成后,来势迅猛,山区、丘陵、平原连续受灾,致灾性非常强。留垒河、沙洺河、七里-顺水

七里顺水河

河、牛尾河、南澧河、白马河、小马河、李阳河等8条河道汇流大陆泽,进而汇入北澧河。北澧河、泜河、午河、北沙河、洨河等流入宁晋泊,至艾新庄汇入滏阳新河,流入衡水市。[18]

黑龙港区有老漳河、滏东排河、西沙河、索泸河、老沙河一清凉江5条骨干排沥河道。较大排水支渠有小漳河、商店渠、合义渠、卫西干渠、新清临渠、丰收渠、民兴渠等14条,一般排水支渠52条。[18]

贴心牛城人身边的事情告诉你不一样的牛城咨询

牛城邻里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dl/5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