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新河——河北与山东的界河
漳卫新河是我们沧州地区与山东省的天然界线,由西向东,北岸流经沧州的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海兴5县,南岸流经山东省的宁津、乐陵、庆云、无棣4个县市,最后在海兴县的海丰村附近注入渤海,全长公里。
漳卫新河河道非常宽阔,设计流量达立方米/秒。为了方便交通,在大河的若干河段都修建了跨省大型桥梁,如海兴县香坊镇通往山东无棣县的大桥、盐山县庆云镇(旧庆云)和千童镇分别通往山东省庆云县(新庆云)和乐陵市的大桥、南皮县寨子镇和吴桥县沟店铺乡分别通往山东省宁津县的大桥等。这些“天堑通途”的大桥,日夜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漳卫新河最早的名称叫鬲津河,是我们沧州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河流。在远古的“九河时代”,古黄河下游分成9支,“呈扇形浩荡入海”,史书上有“九河所在,鬲津(河)最南,徒骇(河)最北”的记载。随着漫长岁月的推移,九河中的8条河流都已荡然无存,唯有鬲津河得以“幸存”下来,川流不息地继续分流和宣泄着古黄河大水,前后达数千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老黄河”、“小黄河”。
古黄河道南迁之后,鬲津河又“承担”起分流漳河、运河河水的“任务”,并改名叫四女寺减河。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不断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四女寺减河的排涝泄洪作用,于年展开了空前的拓宽挖深河道的特大工程,并把四女寺减河改名叫漳卫新河,意为排泄漳河、卫河(南运河)洪水的新河道。同年以这条新河为界,河南之地归山东省,河北之地为河北省。从此以后,这条大河成为山东省与河北省的界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