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秀区有一家这样的博物馆,它述说东山小洋房的靓丽文化,重现建筑精巧的花园的历史风貌,向游人坦露尘封在老房中的东山望族故事——新河浦历史文化博物馆。
新河浦历史文化博物馆
面积平方米,以博物馆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米,可以将辖区内“五大侨园”、中共三大会址、东山少爷公园、新河浦花园、新河浦历史文化长廊、东山百年名校之培正中学、培正小学、七中、基督教东山堂等历史文化景观以点线面全方位布局,构建成覆盖社区、惠及群众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10分钟文化活动圈”。
微型博物馆讲述东山小洋楼往事从广州塔往西北方望去,一片由栋低矮小洋楼组成的民国历史文化街区,与东山湖畔的摩天大楼形成强烈对比,这就是新河浦民国历史文化街区。
新河浦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山河后街77号一座现代建筑内,走入馆内,仿如走进电影《花样年华》的场景,留声机、欧式沙发摆在棕色调的客厅里,民国东山少爷的生活场景被实实在在地还原。
从场景区走进展示区,一块块由东山小洋楼后人提供的清水红砖、南洋花街砖被展示于玻璃柜内,据说是百年前从国外进口的时髦建材;墙壁上,昏黄的射灯展示着一幅幅老照片和老地图,还有照片前一个个东山小洋楼的模型,细细地忆述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华侨回国投资建房,打造广州首个近代化街区的故事。
新河浦名园往事寄心中(上世纪30年代广州市政府推进的东山模范居住小区,图为模范小区的道路)
“我在此地出生成长,就读培正小学中学。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怀有深厚、特殊的感情。虽然已移居国外几十年,但还是念念不忘这个优雅、宁静、清幽,有点神秘的世外桃源……”黄新穗(明园创业者黄作让的孙女)感叹道。
“踏进绿色玻璃瓦上盖明园拱门,眼前是一条贯穿花园东西的小路,立即吸引人的是路旁矮竹篱笆背后各种花草树木。有鲜红色的圣诞花、黄色的鸡旦花、白色的茉莉花、紫色的牵牛花…蝴蝶漫天飞舞;有黄皮树、番石榴树、龙眼树、芒果树……小鸟成群跳跃啄食。”对于黄新穗来说,明园的回忆是一个美丽的梦。
在黄新穗看来,新河浦文化是西学东渐进入广州的舞台,很多东山家庭因为重视教育,将子女培养成专业人士,走向世界。无论是从传播新河浦精神,还是从还原家族记忆的角度,都有必要对新河浦民国建筑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
新河浦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设计上以展板、浮雕、实物展示的形式,再现了东山、新河浦的历史风貌。沿着东山的得名、东山的早期开发、东山的文化教育、东山建筑与人物、东山的今天和未来等线索,充分展示了东山、新河浦丰厚的历史文化古迹、近现代和现代历史人文资源。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