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威县
英文名:WeizhouCity
小名:威州、洺阳
年龄:余岁
行政区类别:县级
方言:冀鲁官话-邢衡小片
人口:60万
邮编:
车牌代码:冀E
面积:Km2
个人资产:55亿元人民币(年)
荣誉称号: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是全国著名产棉大县和中国改革开放先驱任仲夷故乡,享有“冀南棉海、仲夷故里”的美誉。
家庭情况
监护人:邢台市
兄妹:柏乡县、广宗县、巨鹿县、临城县、临西县、隆尧县、南宫市、南和县、内丘县、宁晋县、平乡县、桥东区、桥西区、清河县、任县、沙河市、新河县、邢台县
子女:洺州镇、第什营镇、方营镇、七级镇、高公庄乡、赵村乡、章台镇、张营乡、侯贯镇、常庄乡、常屯乡、贺营镇、贺钊乡、梨元屯镇、固献乡、枣园乡
家庭住址:36N°、E成长经历威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禹之前,境内已有人群渔猎稼穑,繁衍生息,其建置历代多变。战国时期,威县地属赵。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威县地属邯郸。
西汉后期,汉平帝封宗亲刘如意为广宗王,置广宗国(治所在今县城东8千米方家营),威县地属之,东汉初置经县(治所在县城北24.5千米经镇),属安平国。
隋初,在经县废址置经城县,后分置府城县属贝州(今清河)。公元年,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宗县为宗城县,时威县地为经城、府城、宗城三县之部分地,仍属贝州。
唐朝初年,于宗城县置宗州,宗城县、经城县、府城县属宗州。
宋初,宗城、经城二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年降经城县为镇(始有经镇之称),并入宗城县,威县境为大名府宗城地。掌上威县
宋朝靖康之耻后,威县地属金,宗城县属河北西路洺州。年,在北洺水镇(今县城北33千米古城),亦属洺州,此时威县境为洺州之洺水县、宗城县地。
元太宗六年(年),宗城县并入洺水县,仍属洺州。年,洺水县遥隶邢洺路威州(州治在今石家庄市井陉县)。年威州州治徙至洺水(治所在今威县城),辖洺水、井陉二县,属广平路。同年,“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今广宗县城)置司总管”,年在武道镇置广宗县。(从金上溯至隋,威县与广宗实为一体,称广宗或宗城,间有经城分出。年置广宗县后,威县、广宗县域初定,后历明、清至民国,威县县域变化不大。)
明洪武二年(年)四月,威州降为县,始称威县,属广平府。
清代,威县属直隶省广平府。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威县仍属广平府。民国2年废府州制,分直隶为4个观察使,威县属冀南道观察使管辖。年威县属直隶大名道。
年国民政府废道,改直隶为河北省,威县属之。
年5月5日,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河北省冀南行署四专区。
年3月,日军二次侵战威县后,威县抗日政府、国民党政府、日伪政府并存。
年以后境内增设清江、宏毅、企之县,年11月三县撤销。
年6月,威县解放,临清、冠县、邱县、南宫、曲周、鸡泽等县在境内的“插花地”亦划归威县,属冀南行署四专区。
年11月,威县并入南宫县,属邯郸专署。年5月,恢复威县建置,属河北省邢台专署。
年,威县属邢台地区行政公署。
年7月至今,威县属河北省邢台市。
性格特征
威县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侯区,四季分明。
气温:威县年平均气温13.4℃,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气温27.0℃,最冷月份为1月,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为41.6℃,极端最低气温为-21.4℃。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7毫米,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多且强度大,降水量最多年达.5毫米(年),最少年仅.3毫米(年)。
日照:威县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2%。
霜期:威县秋霜冻出现的机率较大,春霜冻出现的机率较小。历年平均初霜日为11月6日,平均终霜日为4月4日,平均无霜期天。
季风:历年以偏南风为最多,其次为偏北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南北风交替出现期。
雷暴:县内雷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月至8月份,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9天。
自我评价
威县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国道、大广高速、武馆公路纵贯南北,青银高速、邢临高速、邢清公路、邢临公路、杨官公路横穿东西,是河北省交通枢纽县,畅通了威县开放的大门。短短两三载、弹指一挥间,威县大手笔、高站位规划建成了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两个市级工业产业聚集区;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影剧院、四星级大酒店、仲夷小学、仲夷中学、图书馆、档案馆、集中供热等一批高品位公共设施拔地而起,金水河生态景观带犹如玉龙般蜿蜒穿越县城,打造了“河北省综合改革示范县”、“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中国绿色名县”等名片。
大人物
自古到今,威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中对我国或河北地区社会进步发展作过重要贡献,对民众做过重要好事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古代:范质、潘永基、程珌、王伯大、李春、赵三多
当代:任仲夷、刘杰、李子元、王启明、王亚平
“吃货”天堂
威县特产:三白西瓜、威县火烧、拐磨、饼卷肉、小磨香油、百名粥等。
1.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又称芝麻油、胡麻油、脂麻油,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食用油之一,广泛用于佐餐调味和特色食品加工。威县有着悠久的小磨香油制作历史,经代代传承,不断改进,如今已形成完善而精湛的工艺,生产出的香油因具备晶莹剔透、芳香浓郁、气味纯正、绿色健康、历久弥新等特点而美名远播、备受推崇。据《本草纲目》记载,长食麻油,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芝麻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足可媲美“深海鱼油”,可谓油中精品。
2.威县粉皮
威县粉皮是用红薯淀粉、绿豆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经纯手工制作而成的特色传统食品。色泽银白光洁,略呈透明,具有弹韧筋道、口感爽滑、厚实耐煮等特点,深受县内外广大群众青睐。掌上威县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