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在最美校园跟随国画大

  老朋友:感谢您南京晨报小记者官方!右上角将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里吧!

  新朋友:如果您尚未,标题下方的“南京晨报小记者”或者扫描文章下方(长按可以自动识别)我们哦!

校长王海燕和学生们接待英国友好学校校长

江汉公所里,孩子们跟随国画大师潜心学习;螺丝桥边,小伙伴们手捧爱书轻声交流……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犹如一幅画卷,这所南京市园林式校园评比第一的最美丽初中,不仅是南京目前面积最大的公办初中,拥有一流教学设施、运动场馆,还将上新河、江汉公所、螺丝桥那些曾经繁华的历史藏在其中。校长王海燕说,校园里的一树一花,每一个墙面,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教育的功能,我们希望留住历史底蕴,让孩子们在优雅的文化中生活学习。

留住“上新河”历史,与名校一体化办学迅速发展

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南京市上新河中学年与中华中学合作办学,学校更名为“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与中华中学实施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与中华中学初中部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初三毕业生享受中华中学高中部招生的优惠政策。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83.5亩,是南京面积最大的公办初中,拥有一流教学设施、运动场馆和宿舍,满足在校学生所有学习生活需要。曾连续七年获得建邺区中考第一名的瞩目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书画艺术先进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南京市模范学校、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南京市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建邺区办学绩效一等奖。“与中华中学合作办学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出直接更名为‘中华中学附属初中’,但我们坚持保留‘上新河’这个定语,正是为了留住上新河古镇的历史记忆。”校长王海燕告诉记者,昔日的上新河曾经是长江沿岸最为重要的一个古镇,是木材商集会的重要场所,如今已在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学校将这个校名保留,希望孩子们传承文化,不让历史在城市改造的进程中湮灭。

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交流

每个景观都会说话,开设最生动的生物、历史选修课

走进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犹如一幅历史与现代融合的优美画卷,四季变换,总有不同的花不同的树,绽放生命与美丽。春天,柳丝飘逸樱花漫天;夏天,满池的荷花相伴;秋天,金灿灿的银杏增彩;即使是冬天,依然有青葱的松树为孩子们守护。记者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种类达到四五百种,各类水果近20种,柚子、木瓜、樱桃……老师们围绕校园文化和环境开发的校本课程,成了学生们最爱的实践课程。课间,江汉公所旁,螺丝桥边,上善路上,总有孩子们观察不同的花草变化,发现生命的惊喜。王海燕说,学校的每个景观都是一个故事,例如行政楼前的螺丝桥。“原先的螺丝桥大街也贯穿学校而过,所以我们的星河遗韵景点也将该名列入其中,我们的历史校本选修课也围绕着校园里的景点进行开发和设置,让孩子们更加有感性认识,而不只是纸上读书。”记者看到,这所学校真正是“让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教室内白板、走廊内展板、每堵墙、每扇窗、每个角,都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地方,展示了学生的各种特长,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我能行”,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古典和现代和谐演绎,面向全市招收网球、书画特长生

徜徉在校园中,南面是现代化的教学楼宇,北面坐落着一栋南京市级文物、晚清精美建筑——江汉公所,古典和现代和谐演绎。学校以新课程标准和中华中学教育集团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学校近五年发展规划,系统构建学校课程框架,以学生的梦想为出发点,完善开放性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真正培养出文武双全的综合素质人才。学校在校内市级文物“江汉公所”内成立国画大师“徐培晨艺术工作室”,邀请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术学科专家组组长、特级教师傅幼康老师来校亲自为学生上课;学校获得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绘画、书法比赛先进集体称号,墨菡书社被评委建邺区优秀中学生社团。为了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校园文化与学生全方位的素养,学校引进社会资源,与南京市网球管理中心合作,成为青少年网球基地学校。学校与南京市作家协会合作办设“南京作协中学生文学交流基地”,和南京市朗诵家协会合作,成为“南京市中学生朗诵团”基地学校,目前已顺利举办了两届经典朗诵大会。学校的啦啦操校队年、年连续两年夺得南京市中学生啦啦操比赛初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记者了解到,学校今年小升初还得到教育部门批准,将面向全市招收网球和书画特长生。

(本文由南京晨报记者刘颖原创)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小编也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呈现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育儿文章!

教育育儿文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价格
四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fc/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