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排骨不在温岭市区,而在新河镇——我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一座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镇,有着一条古风尚存的十字老街,也是著名爱国诗人戴复古的故乡,而且镇内有世界地质公园——长屿洞天。著名的炸排骨就位于十字老街交叉路口的粮油店(老店旧址)
记得以前赶在下午4点前到达十字街,正值买排骨的高峰期,这边的街坊邻居、附近住户,还有周边特意赶来的人们,全围在一大盆刚出炉的排骨前,十字街人来人往,古街也有按捺不住的热闹。驻足街头,就可以闻到炸排骨的香味,那是猪肉和着面粉在油中翻滚的酥香。走进巷内,只见穿汗衣背心的大叔在油锅前翻滚着排骨,时不时捞起来敲碎,又放入锅中接着翻滚,忙得满头大汗。“像这样翻滚和敲打的动作,每天至少要下。之前,我们有请过帮工,但他们做了一天就受不了,回到家后连酒瓶都提不起来。我老公他刚开始也是受不了,但渐渐地习惯了,还练成了现在这样的虎背熊腰。”老板娘笑着说。
炸排骨最关键的一步是敲打,炸得好吃与否全在于敲打。活好面粉的排骨下锅后会黏在一起,因此,捞起来敲打就显得尤为重要。“敲敲碎的话,排骨就会一粒一粒分开,会炸得更加入味。”李师傅耐心地解释道,“然而敲打的好坏完全看个人手艺,排骨的味道也会随之有好有差。”接下来,一件奇怪的事让我再次萌生困惑,李师傅把泛着金黄的排骨捞出来放在一旁,当我伸手去抓的时候,老板娘抢着说:“这个时候还不能吃,要等它晾干冷却后,再重新入锅炸一次,这里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原来,炸一锅排骨前前后后需要两次,又要重复敲打的动作,还运用了物理学原理,这真是一门手艺啊!
对于生意为什么如此好,老板娘传授生意之道在于坚持和良心——2年纯手工古早制法和从未偷秤、漏秤的良好习惯,再加上香脆酥软的口感,想不好吃也难。有生意了,老板娘都是亲力亲为,拿着筷子帮客户挑选,“像圆滚滚的、包裹着的面粉多点的炸得酥软一些;而颜色深的、面粉少的就炸得老一些,咬起来硬点,香味更浓。”
而如今,小文排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小文排骨搬迁新店啦,店名也从原先的“小文排骨”改为“大文排骨”!所以要吃以前新河小文排骨的微友们千万不要再去以前的老店了,去新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