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温岭真是好消息不断啊,
继石塘镇里箬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之后,
近日,城南村、六闸村
也通过了台州市历史文化村落
保护利用一般村的检查。
新河是我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而城南村、六闸村又是古迹核心区。让小编带你去两座古村落里看看吧!
六闸村
六闸村地处新河镇中东部,以村委会驻地六闸得名。
它的形成与发展,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六闸村曾为烟波浩渺的大海,千百年来,历经奔腾不息的金清大港的冲刷和大海泥沙的沉积,逐渐成为美丽的鱼米之乡。村内至今保留清朝时修复的六闸桥及纪念朱熹治水的朱文公祠。
六闸村文化礼堂
六闸村文化礼堂以水为魂,婉转而柔情,配之以木石,古朴而厚重,并在建设中充分融合了朱熹元素,是全省首个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占地面积将近平方米,分为礼堂、大美江村馆、水文化主题馆、民俗记忆馆、朱子讲堂、朱子家礼馆和江村诗页七个功能区。水文化主题馆、民俗记忆馆等功能区主题分明又彼此融通,如同小型博物馆。主馆与江滨漫步诗道、朱子家礼馆相映成趣,成为百姓心中最美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城南村
城南村位于新河镇中部,因地处新河旧城南门外,故名。东邻后行村,西邻横板桥村。村南邻金清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清大桥跨于江上,又有温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烽堠遗址、戚公祠,还有西方庵、瓜篓井、寺前桥街等历史名迹。
寺前桥
新河曾流行“新河所,所四门,门门走马。寺前桥,桥五洞,洞洞行船”之语,对金清大桥昔年的繁华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建桥至今已有多年,雕饰宛然,坚固如初,在桥梁建筑上,具有相当的艺术和科技参考价值。
戚公祠
为纪念戚继光而重建的,祠内有原曾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南塘戚公奏捷实记》(据说后因风光较严重而降级),碑由3方白石组成。高2.18米、宽共3.09米。碑文62行,行42字,行楷书。碑文由当时太平知县徐钺所撰写。
明清老街
明清老街,又称寺前桥街,是明末清初由金清埠发展而形成,分南北两段,长约米,街宽约4米,街面铺以当地产的石板,古朴凝重。寺前桥街已有数百年历史,曾是商贸中心区,今日的中年人还能津津乐道儿时寺前桥街的热闹:摩肩接踵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船声、人声、器物撞碰声交汇而成的洪流中,飘荡着小摊、小店米面糕点、菜肴杂食热腾腾的香味……
登明寺
据清代《光绪太平续志》:“登明寺,在新河。为县宪征粮之所。”年,授智法师将田产余亩资助兴学,立授智初中,发展为今日之新河中学。登明寺寺宇已全部无存。年在新河披云山北麓新建登明寺,与戚继光祠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