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春
万全,从明永乐二十年弃守兴和所城,(永乐二十年,兴和镇守新宁伯谭忠出猎,守备都指挥王焕亲迎,中酒(喝大了)。阿鲁台率众掩至,缚焕。协焕从卒乘昏呼门,门者以为焕也,纳之。城遂陷,焕亦被杀。因徙其民于宣府,弃地盖二百里。《宣镇西路志》)便成为了明朝政府抵御蒙古军队南侵的第一道防线,当时万全右卫西路范围东据清水河,西据枳儿岭(现怀安县境内),南距兴宁口(现怀安县境内),北至野狐岭。长一百三十里,宽一百一十里。辖三卫(万全右卫、万全左卫、怀安卫)十一堡(张家口堡、膳房堡、新河口堡、新开口堡、柴沟堡、洗马林堡、西阳河堡、来远堡、宁远站堡、渡口堡、李信屯堡),驻军最多时三万二千九百余名。最少时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多名,操马(出征战马)多时一万一百五十匹。相当于现在半个集团军。明代有名的“虞台岭之战”即发生于现新开口村西,当时明军伤亡七千余人,足见战役之大,也足见万全军事地位之重。
明代军制,有“正军”和“军余”的区分,“正军”就是正规军,是作战部队,“军余”是负责屯田、养马的部队,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队。并且那时参军是可以带着妻子儿女的,称为“军籍”。这样,一些军人便慢慢定居下来,成为当地居民,一些军事术语或与军事相关的语言也就慢慢地融入了当地的方言当中。这里试举几例,以体现万全与当时军事要地的关联。
箭杆:指箭镞与箭尾的中间部分。万全方言里是指高秆作物的秸秆,如高粱、玉米等。这个词在其他地方应该是听不懂的。
招补:招纳以补充兵员,可以说是纯军事术语。现在多用来说把不平的小坑洼补平。例:这里还有点不平,再招补招补。
充发:也说出发、出,应该是语言的转音,相当于普通话的“滚”。充发在古代是对罪犯的一种惩罚方式,也是军队兵员的一种补充方式。例:我半眼也不想看你,给我充发的远远的。
撒弓乱箭:比喻做事马虎,没头绪。弓箭是当时的重要远距离杀伤武器。例:你做事撒弓乱箭的,还是我去吧。
雾毒狼烟:狼烟是古代传报有敌入侵的信号烟。比喻人风风火火,急性子,行动快。例:这里才说,他那里雾毒狼烟的就干开了。
当然,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慢慢地连当地的年轻人也不熟知了。只在老年人中使用,所遗留下来的也不多了,并在不断的消失中。而且明代以后,清朝与蒙古族的关系改善。万全作为军事要地的用途慢慢淡化,清代、民国更成为了通商之道,而张家口(当时属万全管辖)更成为了北方的“旱码头”。但万全卫城依然挺拔的城墙,野狐岭一线蜿蜒的明长城,仍昭示着万全作为当时军事重镇的辉煌。而民间俗语、方言更是存在于当地人心上,有着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与10万+,只差你的一次转发
好声音征集令
一、文稿文史、故事、地理、国学、人物等文稿题材、体裁不限,既可以是作者原创作品,也可以是名家名作,内容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二、音频文稿对照的音频格式为mp3格式,音频长度在8分钟以内;普通话朗读,语言表达流畅、清晰,有真情实感;朗读音频需合成背景音乐。三、格式朗读作品的开场白统一格式为: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作品是###四、报送邮箱qq.